兼听则明,偏信则暗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指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,才能正确认识事物;只相信单方面的话,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。
出处汉 王符《潜夫论 明暗》:“君之所以明者,兼听也;其所以暗者,偏信也。”
例子唐朝人魏徵说过:“兼听则明,偏信则暗。”(毛泽东《矛盾论》)
基础信息
拼音jiān tīng zé míng,piān xìn zé àn
注音ㄐ一ㄢ ㄊ一ㄥ ㄗㄜˊ ㄇ一ㄥˊ,ㄆ一ㄢ ㄒ一ㄣˋ ㄗㄜˊ ㄢˋ
繁体兼聽則明,偏信則暗
正音“兼”,不能读作“qiān”。
感情兼听则明,偏信则暗是中性词。
用法复句式;作主语、谓语、宾语;用于领导者。
近义词兼听则明,偏听则暗
英语Listen to both sides and you will be enlightened; heed only one side and you will be benighted.
日语あわせ聞けば明るく,かたより信ずれば暗い
德语hǒrst du beide Parteien an,kannst du dir Klarheit verschaffen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※ 兼听则明,偏信则暗的意思解释、兼听则明,偏信则暗是什么意思由古诗词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浪费笔墨 | 指人作品不好或文章过于繁琐。 |
藏龙卧虎 | 龙、虎:比喻不平常的人物。隐藏着的龙;睡卧着的虎。比喻潜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或英雄。 |
后起之秀 | 秀:特异;优秀。指从后辈中成长起来优秀人物。 |
精妙入神 | 精妙:精彩美好;入神:达到神秘的境界。精彩美好达到神妙的境界。 |
攘往熙来 | 形容人来人往,喧闹纷杂。 |
人亡政息 | 亡:失去,死亡;息:废,灭。旧指一个掌握政权的人死了,他的政治措施也跟着停顿下来。 |
击毂摩肩 | 形容车马众多。 |
兵连祸接 | 指战事、灾祸连续不断。 |
风云际会 | 风云:指难得的好时机;际会:适时地遇合。在难得的好时机适时地相遇。比喻有才华、有作为的人在难得的好时机聚合。 |
贫无置锥 | 犹言贫无立锥。语本《庄子·盗跖》:“尧舜有天下,子孙无置锥之地。” |
花藜胡哨 | 形容颜色过分鲜艳繁杂或比喻人浮华而不实在。 |
首战告捷 | 第一仗就取得胜利。 |
汉贼不两立 | 比喻有我无你。 |
虚无恬淡 | 虚无:空虚;恬淡:清静而无所作为。清虚淡泊,无所作为。 |
补苴罅漏 | 补苴:补缀;弥缝;罅:孔隙。修补好裂缝和漏洞。原指弥补儒家学说的缺欠和不足。后泛指弥补文章、理论中的缺陷和漏洞。 |
有增无已 | 不断增加或不断扩展。 |
地旷人稀 | 旷:空旷;稀:稀少。地方大,人烟稀少。 |
长娇美人 | 娇:美好。身材修长容颜娇好的美女。 |
惑世盗名 | 欺骗世人,窃取名誉。 |
恕己及人 | 恕:宽恕。宽恕自己,推及别人。 |
尘垢粃糠 | 灰尘和污垢,谷粃和米糠。喻卑微无用之物。 |
褚小怀大 | 褚:口袋。用小口袋装大东西。比喻能力不能胜任。 |
吐属不凡 | 吐属:谈吐。形容谈吐出众,不同一般。 |
讫情尽意 | 谓尽量满足自己的情感和心意,不加控制。 |
纳忠效信 | 纳;献纳;效:献出。献出忠心和诤言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