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百里之才百里之才的意思
bǎizhīcái

百里之才



百里之才

意思解释

基本解释百里:方圆百里之地;才:才能。指能治理方圆百里地区的人才。

出处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57回:“庞士元非百里之才。”


基础信息

拼音bǎi lǐ zhī cái

注音ㄅㄞˇ ㄌ一ˇ ㄓ ㄘㄞˊ

繁体百裏之才

感情百里之才是中性词。

用法作宾语;称才能平常的人。

近义词百里才


字义分解

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

※ 百里之才的意思解释、百里之才是什么意思由古诗词网提供。

相关成语


成语 解释
用心良苦 费劲心血
识文谈字 见“识文断字”。
深入浅出 指讲话或文章的内容深刻;语言文字却浅显易懂。
宁缺毋滥 宁:宁可;缺:缺少;毋:通“勿”;不要;滥:过多。宁可空缺一些;也决不降低要求。也作“宁缺勿滥”。
得胜头回 头回:前回。宋、元说书人的术语。在开讲前,先说一段小故事做引子,谓之“得胜头回”,取其吉利之意。
真知灼见 真:真实;真知:正确的认识;灼:明白透彻;见:见解。正确透彻的认识和见解。
袭故蹈常 袭:沿袭;故:老办法;蹈:踩,引伸为遵循;常:常规,老规矩。因循守旧,照老规矩办事。
齐东野语 齐东:齐国的东部;野语:乡下人的话。孟子蔑视农民,认为他们说的话没有根据,听信不得。比喻荒唐而没有根据的话。
褐衣不完 褐:粗布衣服。连粗布衣服也穿不周全。形容生活困苦。
蜗角之争 比喻为了极小的事物而引起大的争执。
穴处知雨 穴:洞;处:居。久居洞中的兽类能预知风雨。比喻有经验。
与民同乐 原指君王施行仁政,与百姓休戚与共,同享欢乐。后泛指领导与群众一起游乐,共享幸福。
蛾眉倒蹙,凤眼圆睁 蛾眉:细长的眉毛;蹙:皱;凤眼:长而大的双眼皮眼睛。形容美女发怒的面容。
四体百骸 见“四肢百骸”。
天下无双 天下找不出第二个。形容出类拔萃,独一无二。
衣帛食肉 衣:穿。穿锦衣,吃肉食。形容生活富裕。
既得利益 指人们或集团已经获得的,法定的某种特别权益。
祁寒溽暑 祁:大;溽:炎热天气。冬季大寒,夏天湿热。比喻生活艰苦。
行随事迁 行:做事。做事要随着事情的变化而变化。
亘古未闻 指从古到今都没有听说的。
借古讽今 借:假托;讽:讽刺。假借评论古代的人和事来影射、讽刺现实。
半低不高 中等;不高不矮。
黜邪崇正 斥退奸邪,崇尚正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