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
解释 |
见危致命 |
见“见危授命”。 |
只许州官放火,不许百姓点灯 |
指反动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,老百姓却连正当活动也要受到限制。 |
耐人咀嚼 |
指耐人寻味。 |
字挟风霜 |
比喻文笔褒贬森严。 |
孝悌忠信 |
孝顺父母,敬爱兄长,忠于君主,取信于朋友。此指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标准。 |
猫噬鹦鹉 |
比喻排挤好人。 |
飘洋航海 |
同“飘洋过海”。 |
犬牙相错 |
错:错落。比喻交界线很曲折,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。也比喻情况复杂,双方有多种因素参差交错。 |
家有敝帚,享之千金 |
敝帚:破扫帚。享:供奉。自家的破扫帚被认为价值千金。比喻自己的东西即使不好也倍觉珍贵。有时用于自谦。 |
气满志得 |
谓志愿实现,心满意足。 |
累死累活 |
形容十分劳累。 |
付之梨枣 |
指刻版刊印书籍。梨枣:旧时刻书多用梨木枣木,古代称书版。 |
低三下四 |
指地位、工作等很卑下;低人一等。也指神态恭顺卑屈。 |
拈弓搭箭 |
拈:用手指夹住。一手握弓,一手将箭放在弦上,准备发射。 |
历历在耳 |
形容听到的某种声音清清楚楚地盘旋在耳边。 |
抓破脸皮 |
比喻感情破裂,公开争吵。 |
颊上三毫 |
同“颊上三毛”。 |
管中窥豹 |
从竹管的小孔中看豹;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痕。比喻没有看到事物的全貌;只是片面了解。也比喻可以从观察到的部分推测全貌。 |
仙液琼浆 |
指美酒。 |
都俞吁咈 |
皆为古汉语叹词。吁,不同意;咈,反对;都,赞美;俞,同意。本以表示尧、舜、禹等讨论政事时发言的语气,后用以赞美君臣间论政之和洽。 |
雷轰电掣 |
轰:象声词,轰响;电掣:电光闪过。形容来势迅猛,使人猝不及防。 |
吾道东矣 |
道:主张。自己的学术主张得人继承和推广。 |
混作一谈 |
见“混为一谈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