晬面盎背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谓德性表现于外,而有温润之貌,敦厚之态。指有德者的仪态。语本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君子所性,仁义利智根于心。其生色也,睟然见于面,盎于背,施于四体,四体不言而喻。”
出处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其生色也,晬然见于面,盎于背,施于四体,四体不言而喻。”
例子宋·袁甫《马实夫君子堂记》:“晬面盎背,阳发其华,归根复命,阴结其根也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chén miàn àng bèi
注音ㄔㄣˊ ㄇ一ㄢˋ ㄤˋ ㄅㄟˋ
繁体晬靣盎背
感情晬面盎背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指有德之人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※ 晬面盎背的意思解释、晬面盎背是什么意思由古诗词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槁项黄馘 | 杭:枯干;项:颈项;馘:脸。颈项枯瘦,面色苍黄。形容不健康的容貌。 |
笃学不倦 | 笃学:专心好学;倦:疲倦。专心好学,不知疲倦。 |
冬温夏凊 | 凊:凉。冬天使父母温暖,夏天使父母凉爽。本指人子孝道。现亦泛称冬暖夏凉。 |
美奂美轮 | 奂:众多;轮:高大。形容房屋的高大和众多。 |
急公好义 | 急:急于;公:公众;好:喜好;义:义举。热心公益;见义勇为。 |
说短论长 | 议论别人的好坏是非。 |
尖担担柴两头脱 | 脱:脱落。两头尖的担子两头脱落。比喻事情两头落空。 |
一言两语 | 为数不多的几句话。 |
避强打弱 | 军事用语。在运动战中避开敌人的精锐部队而专拣疲弱的打。 |
坐上琴心 | 指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之情。 |
潜形匿影 | 见“潜形匿迹”。 |
杷罗剔抉 | 谓搜罗挑选人材。 |
束蕴请火 | 见“束缊请火”。 |
两次三番 | 多次,好几次。 |
旌善惩恶 | 旌:表彰;善:美好;惩:惩罚。表彰好人好事,惩办恶人恶事。 |
出水芙蓉 | 芙蓉:荷花。刚露出水面的荷花。原比喻诗写得清新;后也形容女子的容貌清秀美丽。也作“芙蓉出水”。 |
争强好胜 | 争:争夺;强:优胜;好:喜爱。争为强者;事事处处都喜欢超过和压倒别人 。也作“争强斗胜”、“争强显胜”、“争强要胜”。 |
时和岁稔 | 四时和顺,五谷丰收。用以称颂太平盛世。同“时和年丰”。 |
没查没利 | 谓言语不实。 |
东野败驾 | 春秋时善御者东野稷见重于鲁庄公。其御左右旋转,合规之圆;进退抑扬,中绳之直。自矜其能,驱马转百圈而不止,结果马力竭尽,以失败而告终。后以此比喻自恃才高,弄巧成拙。 |
一献三酬 | 《周礼·考工记·梓人》:“梓人为饮器,勺一升,爵一升,觚三升,献以爵而酬以觚,一献而三酬。”后因以“一献三酬”谓人臣过蒙宠幸。亦作“一献三售”。 |
疾风甚雨 | 指大风急雨。 |
戴鸡佩豚 | 雄鸡野猪皆好斗,古时以冠带像其形,表示好勇。 |
怡情养性 | 怡养性情。 |
奇山异水 | 异:新异。指奇异瑰丽的山水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