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
解释 |
疑邻盗斧 |
疑:怀疑;斧:斧头。怀疑邻居偷他的斧头。指不注重事实根据,对人对事胡乱猜疑。 |
先忧事者后乐,先傲事者后忧 |
先为事业而忧虑,后来就为事业的成功而安乐;事业未成先骄傲,后来就会为事业而忧虑。 |
大吃一惊 |
形容非常吃惊。 |
同恶相济 |
同恶:共同作恶的人;济:助。坏人互相勾结,共同作恶。 |
望梅消渴 |
比喻愿望无法实现,用空想安慰自己。 |
目眩神夺 |
眩:眼花。眼花缭乱,心神不定。形容看到某种景象令人吃惊的样子。 |
丘山之功 |
比喻功绩伟大。 |
先小人后君子 |
先不讲客气,说明条件,按章办事,然后再讲礼貌。 |
过则勿惮改 |
过:过错,过失;惮:怕。有了过错,就不要怕去改正。 |
外刚内柔 |
外表刚强而内在柔弱。同“内柔外刚”。 |
秀才人情纸半张 |
秀才:指儒生;人情:情面,情意。秀才多以诗文、书画赠人,所费只是半张纸而已。比喻菲薄的礼物。 |
大政方针 |
重大的政策与措施,引导事业前进的方向和指针。 |
必躬必亲 |
指凡事都要自己经手。 |
杯水之敬 |
犹言杯水之谢。 |
孤立无援 |
孤立:没有得到同情和援助。指单独行事;没有援助。 |
博物洽闻 |
广知事物,学识丰富。 |
尊无二上 |
①犹言国无二君。②引申为至高无上。 |
悬圃蓬莱 |
悬圃:仙境。传说昆仑山上的悬圃及山东的蓬莱。指仙境。 |
同声之应 |
应:应和。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。指志趣、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,自然地结合在一起。 |
要宠召祸 |
要:通“邀”,求取。想求取宠信,反招致祸患。 |
瑰意琦行 |
瑰:美石,比喻珍贵;琦:美玉,比喻珍奇,美好。指高明的思想和不平常的行为。 |
积习渐靡 |
积习:长期的习惯;靡:通“摩”,接触。指好的或坏的习惯都是从细微处开始,逐渐形成的。 |
神气自若 |
自若:如常。形容在异常情况下态度镇定,神情不变。 |
乍入芦圩,不知深浅 |
乍:刚刚,起初;圩:围子。新到一片芦苇地,不知这里边的深浅。比喻刚到一个新的地方,不熟悉情况,行动要谨慎。 |
深文巧劾 |
深文:制定或援用法律条文苛细严峻;劾:揭发罪状。以巧妙手段,罗织罪名,陷人于罪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