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
解释 |
正本溯源 |
正本:从根本上整顿;溯:寻找。从根本上整顿和寻找原因。 |
走投无路 |
无路可走(投:投奔)。指陷入绝境。 |
着意栽花花不发,无意插柳柳成荫 |
着意:用心。有心栽种的花没开,无意插下的柳枝却成了一片柳荫。比喻存心想求得的没得到,不经意的却意外地取得了收获。 |
风和日暄 |
微风和畅,阳光温暖。见“风和日暖”。 |
心颤魂飞 |
颤:颤动,发抖。心颤抖,魂飞散。形容惊恐不安。 |
粘皮带骨 |
形容言行不干脆,不爽快。 |
远水难救近火 |
比喻缓慢的救助不能解决眼前的急难。 |
两厢情愿 |
两厢:双方;情愿:心里愿意。两方都愿意;互不勉强。也作“两相情愿”。 |
攘外安内 |
攘:排除。原就药的疗效而言。后多指安定内部,排除外患。 |
群威群胆 |
形容大家团结一致英勇战斗时表现出来的力量和勇敢精神。 |
汤池铁城 |
形容城池牢不可破。亦比喻言谈无懈可击。 |
不肖子孙 |
不肖:不像。不像祖宗、父辈的贤良子孙。指品行不好;不能继承先辈事业和遗志的没有出息的子孙。 |
倚人卢下 |
谓依靠别人生活。 |
何其毒也 |
也:文言助语,置于词尾,与“何”相配合,构成反诘语气。多么狠毒呀! |
蔽聪塞明 |
蔽:遮;聪:听觉灵敏;明:香得清楚。掩住耳朵,挡住眼睛。比喻对客观事物不闻不问。 |
扬眉眴目 |
横眉怒目。 |
忍饥受饿 |
忍受饥饿。形容生活极其贫困,艰难度日。 |
寻幽探胜 |
探:寻求。胜:胜地,风景优美的地方。游览山水时寻找、搜索幽雅的胜地。亦作“寻幽探奇”、“寻奇探幽”、“探幽选胜”。 |
变起萧墙 |
萧墙: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,比喻内部。指祸变发生在内部。 |
告哀乞怜 |
告:请求;乞:求,讨。向别人乞求怜悯、帮助。 |
五石六鹢 |
语出《公羊传·僖公十六年》:“霣石于宋五。是月,六鹢退飞过宋都。曷为先言霣而后言石?霣石记闻,闻其磌然,视之则石,察之则五……曷为先言六而后言鹢?六鹢退飞,记见也,视之则六,察之则鹢,徐而察之则退飞。”后用以比喻记述准确或为学缜密有序。 |
理固当然 |
理:道理;当然:应该这样。按道理应当这样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