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
解释 |
恶迹昭着 |
昭著:显着,明显。恶劣的事迹十分明显,人所共见。形容罪行严重。 |
东山之志 |
指隐居的念头。 |
鼎成龙去 |
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黄帝采首山铜,铸鼎于荆山下。鼎既成,有龙垂胡曈下迎黄帝。黄帝上骑,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,龙乃上去。”后以“鼎成龙去”指帝王去世。 |
心惊胆怕 |
内心惊惧害怕。 |
皎如日星 |
皎:洁折光亮。像太阳、星星一样洁白光亮。形容十分明显。 |
断钗重合 |
钗:女性首饰。被折断的钗又重新合在一起。比喻夫妻感情破裂后又重归于好,也指重新团聚。 |
上兵伐谋 |
上:上等,引申为最好的。兵:指战争,引申为用兵。伐:讨伐,攻打。伐谋:用计谋粉碎敌人的计策。用兵的上策,是以谋略取胜。 |
一年被蛇咬,三年怕草绳 |
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,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。 |
枯鱼衔索 |
穿在绳上的干鱼。形容事物存在的日子已经不多。 |
一望无边 |
见“一望无际”。 |
饿虎攒羊 |
攒:赶。饥饿的老虎追赶一只羊羔。比喻迅猛贪婪。 |
与民同乐 |
原指君王施行仁政,与百姓休戚与共,同享欢乐。后泛指领导与群众一起游乐,共享幸福。 |
清风峻节 |
清廉正直的风尚,高尚峻伟的气节。 |
汤池铁城 |
形容城池牢不可破。亦比喻言谈无懈可击。 |
原始要终 |
探求事物发展的起源和结果。 |
在人屋檐下,不得不低头 |
比喻受制于人,只得顺从。 |
枕席过师 |
师:军队。军队从桥上渡河,如在枕席上通过那样安稳而容易。 |
再衰三涸 |
见“再衰三竭”。 |
破矩为圜 |
矩:画方形的工具;圜:圆。毁方为圆。比喻去严刑而从简政。 |
衣不重彩 |
衣服不全是彩色的。比喻衣着朴素。 |
言多伤幸 |
见“言多伤行”。 |
禄无常家,福无定门 |
禄:福。指福禄没有不变的定数。 |
名符其实 |
见“名副其实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