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发聋振聩发聋振聩的意思
lóngzhènkuì

发聋振聩



发聋振聩

意思解释

基本解释声音很大;使耳聋的也能听到。发:开启;振:振动;聩:耳聋。比喻言论文章等唤醒麻木糊涂的;给人以极大的震动和启发。

出处清 蕊珠旧史《京尘杂录 厂年玉笋志》:“如洛钟之应铜山,蒲牢夜半鸣,足以发聋振聩。”

例子出了匕首、投枪,也还有发聋振聩的木铎,有悠然发人深思的静夜钟声。(茅盾《联系实际、学习鲁迅》)


基础信息

拼音fā lóng zhèn kuì

注音ㄈㄚ ㄌㄨㄥˊ ㄓㄣˋ ㄎㄨㄟˋ

繁体發聾振聵

正音“聩”,不能读作“guì”。

感情发聋振聩是中性词。

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比喻唤醒麻木的人。

辨形“振”,不能写作“震”。

近义词醍醐灌顶、发聩振聋

英语rouse the deaf and awaken the unhearing


字义分解

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

※ 发聋振聩的意思解释、发聋振聩是什么意思由古诗词网提供。

成语接龙(顺接)


相关成语


成语 解释
面黄肌瘦 面:脸;肌:肌肉;代指身体。面色发黄;身体消瘦。形容人久病体衰或营养不良的样子。
祸乱滔天 形容灾祸、战乱极其严重,天下动荡不安。
俯拾即是 俯:低头;弯腰;即:就。一弯腰就可捡得;到处都是。形容为数很多;极容易得到。
冰解的破 冰冻融解,箭靶射中。比喻问题解决,障碍消除。
铁杵磨成针 杵:舂米或捶衣用的棒。将铁棒磨成细针。比喻只要有恒心,肯努力,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。
不约而同 约:约定;同:相同。事先没有经过商量而彼此的看法或行动却完全一致。
调嘴学舌 调嘴:耍嘴皮。指背地里说人闲话,搬弄是非。
窗外有耳 指秘密言谈可能泄密。
千里鹅毛 比喻情深义重的微小礼品。
沾沾自衒 自以为美好而自我炫耀。
上下同门 上下:指上一辈与下一辈。姑婿与侄婿的互称。
五彩斑斓 五彩:指青、黄、赤、白、黑五色。指多种颜色错杂而繁多耀眼
沁人肺腑 吸入清新空气或喝了可口饮料;像渗入内脏一样感到舒畅。
真人不露相 指得道的人不以形相现于人前。借喻不在人前露脸或暴露身分。
不咸不淡 ①平平淡淡;普普通通。②指冷言嘲笑。
铿锵有力 形容声音响亮而有劲。铿镪: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。
选贤与能 选拔任用贤能的人。与,通“举”。亦作“选贤任能”、“选贤举能”。
概不由己 指一切不能由自己做主。
豕突狼奔 豕:猪;突:猛冲。象猪那样冲撞,象狼那样奔跑。形容成群的坏人乱冲乱撞,到处搔扰。
握雾拿云 拿云:能上云霄。驾驭云雾。形容善于掌握戎机,本领高强。
射利沽名 谋取财利和名誉。
神色张皇 张皇:惊慌,慌张。指在紧急的情况下,神气和面色紧张惊慌,失去常态。同“神色仓皇”。
磨杵作针 形容只要肯下功夫,再难的事也能成。
掩骼埋胔 谓收葬暴露于野的尸骨。为古代的恤民之政。
快言快语 说话和表达得清楚明确坦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