赴汤蹈火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赴:去;走向;汤:开水;蹈:踩。投入沸水;踏上烈火。比喻奋不顾身;不避艰险。
出处晋 稽康《与山巨源绝交书》:“长而见羁,则狂顾顿缨,赴汤蹈火。”
例子有三个人,义胆包身,武艺出众,敢赴汤蹈火,同死同生。(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十五回)
基础信息
拼音fù tāng dǎo huǒ
注音ㄈㄨˋ ㄊㄤ ㄉㄠˇ ㄏㄨㄛˇ
繁体赴湯蹈火
正音“赴”,不能读作“pū”;“蹈”,不能读作“tāo”。
感情赴汤蹈火是中性词。
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;比喻奋不顾身。
辨形“蹈”,不能写作“滔”、“倒”。
辨析赴汤蹈火和“出生入死”;都表示“不顾艰险、奋不顾身的精神”。但“出生入死”偏重在冒随时死去的危险;一般用来表示不顾个人生命危险;在程度上重于赴汤蹈火;赴汤蹈火偏重在不畏艰险;一般用来表示决心和愿望。
谜语烫
近义词出生入死
反义词贪生怕死
英语go through fire and water; defy all difficulties and dangers
俄语готóв в огóнь и в вóду
日语水火(すいか)の中に飛び込(こ)んでいく。〈喻〉いかなる危険や艱難をもいとわない
德语für jn durchs Feuer gehen
法语braver tous les périls(courir tous les risques pour)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※ 赴汤蹈火的意思解释、赴汤蹈火是什么意思由古诗词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男大当婚 | 指男子成年后要娶亲成家。 |
倒悬之苦 | 倒悬:象人被倒挂着一样。比喻处境极端困难。同“倒悬之急”。 |
息事宁人 | 息:平息;宁:安定。指调解纠纷;使事情平息下来;使人们平安相处。 |
凤冠霞帔 | 凤冠:古代后妃所戴的装饰着彩制凤凰的帽子;帔:古代妇女披在肩上的装饰;类似披肩。饰有彩制凤凰的帽子和美如云霞的披肩。 |
蛇食鲸吞 | 蛇食:像蛇一样吞食。鲸吞:像鲸一样吞咽。比喻强者逐步并吞弱者。 |
走头没路 | 无路可走,已到绝境。比喻处境极困难,找不到出路。 |
有所恃而不恐 | 恃:倚仗;恐:害怕。因为有所依仗而毫不害怕,或毫无顾忌。 |
函牛之鼎 | 函:包含,包容。能容纳一头牛的大鼎。形容气势宏大。 |
割须弃袍 | 割掉胡须,丢掉外袍。形容战败落魄的样子。 |
雅人清致 | 见“雅人深致”。 |
见物不见人 | 只看到事物,看不见人。指片面强调物质条件,看不到人的主观能动作用。 |
大可不必 | 可:可以;必:肯定,必要。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。 |
鬼工雷斧 | 同“鬼斧神工”。 |
安土乐业 | 安居本土,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。 |
寒酸落魄 | 落魄:沮丧失意。形容不得志时穷困、狼狈颓丧的样子。 |
名山胜水 | 见“名山胜川”。 |
仙风道格 | 犹言仙风道骨。 |
乘机应变 | 随着时机或情况而变化。形容灵活机敏。 |
恣凶稔恶 | 犹穷凶极恶。 |
施号发令 | 发布号令。 |
孤履危行 | 谓行为孤高独特。 |
泻水著地 | 水倾泻在地上,随地势而流注。比喻只能任其自然。 |
黼国黻家 | 谓国家文教之治,美如锦绣。 |
忽隐忽现 | 灯光等的闪烁时而消失时而出现。 |
市无二价 | 买卖没有两种价钱,买卖公道,不欺骗人。形容社会风气好。亦作“市不二价”。 |
轩裳华胄 | 轩裳:贵族的车子和衣裳;华胄:显贵的后代。指显贵家族的子弟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