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
解释 |
意兴索然 |
索然:全无,空尽。兴致全无。形容一点兴致也没有。亦作“兴致索然”。 |
致之度外 |
指不放在心上。同“置之度外”。 |
避李嫌瓜 |
以之表示避免嫌疑。 |
欺天罔地 |
欺骗天地。极言人之背理昧心。 |
胡服骑射 |
胡:古代指北方和西文的少数民族。指学习胡人的短打服饰,同时也学习他们的骑马、射箭等武艺。 |
心折首肯 |
心折:佩服;首肯:点头同意。心中信服,并点头同意。形容钦佩赞许到了极点。 |
钟鸣鼎食 |
击钟奏乐列鼎而食。形容生活豪华、排场。钟鸣:吃饭时敲钟;鼎食:列鼎而食。 |
滴水不漏 |
一滴水也都漏不出去。比喻说话做事非常周全、严密;没有丝毫漏失;使人无隙可乘。 |
人浮于食 |
浮:超过,多余。食:指俸禄。原指人的才能超过所得的俸禄。后比喻人员太多超过了工作的需要。亦作“人浮于事”。 |
含苞欲放 |
苞:花苞;欲:将要;放:开放。花骨朵即将开放。比喻少女的青春。也作“含苞待放”。 |
河水不犯井水 |
比喻互不干犯。 |
平平庸庸 |
寻常,凡庸,不高明。 |
流水游龙 |
语本《后汉书·皇后纪上·明德马皇后》:“前过濯龙门上,见外家问起居者,车如流水,马如游龙,仓头衣绿褠,领袖正白,顾视御者,不及远矣。”后因以“流水游龙”比喻川流不息的车马。 |
挟细拿粗 |
挟:挟制;拿:刁难。比喻寻事生非;挑剔冒犯。 |
杜门晦迹 |
晦:隐匿。关上门,隐匿自己的踪迹。指隐居起来,不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踪迹或动态。 |
急吏缓民 |
对官员严格,对百姓宽和。 |
行住坐卧 |
指一举一动。 |
马翻人仰 |
人马被打得仰翻在地。形容被打得惨败。也比喻乱得一塌糊涂,不可收拾。 |
心灵性巧 |
心思灵巧。 |
依阿取容 |
谓依附随顺以取悦于人。 |
丹楹刻桷 |
楹:房屋的柱子;桷:方形的椽子。柱子漆成红色,椽子雕着花纹。形容建筑精巧华丽。 |
尽心图报 |
尽心:竭尽心力;图:谋划。比喻竭尽所有的心思谋划报答别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