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关成语


成语 解释
离题万里 离:离开;题:题目;主题;题旨;万里:泛指很远。指说话或写文章同原先要表达的主题离得很远。
心不在焉 心思不在这里;指思想不集中。焉:古汉语助词;相当于“于此”。
死了张屠夫,不吃混毛猪 俗语。比喻少了某人或某种条件,照样能办好事情。
糊涂虫 不明事理的人。
骨鲠之臣 骨鲠:比喻刚直。刚正忠直的官员。
人生若寄 见“人生如寄”。
自我作古 由自己创始;不效法前人(作古:创始;创新)。指有所创新。
暗礁险滩 暗礁:隐没在水中的岩石;险滩:水流湍急的地方。比喻隐藏的祸患和危险。
三缄其口 嘴上贴了三次封条。形容言语非常谨慎;或不开口。缄:封;闭。
石烂海枯 直到石头变土,海水干涸。比喻永久。
卖俏迎奸 见“卖俏行奸”。
朝夕不倦 朝:早晨。早晚都不懈怠。形容勤奋努力,孜孜不倦。
兵车之会 春秋时齐桓公争霸,屡次与诸侯会盟,其中在鲁僖公年间的四次,齐国带有军队,你为“兵车之会”。
重理旧业 见“重温旧业”。
重于泰山 像泰山一样重。比喻意义很大或分量很重。泰山:我国名山;五岳之首。
杀彘教子 彘:猪。父母说话算数,教子诚实无欺。
泉石膏肓 泉石:指山水;膏肓:古人把心尖脂肪叫“膏”,心脏和隔膜之间叫“肓”,据说这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。比喻嗜好山水成癖。
疾不可为 疾:病;为:治。病已不可医治。
严家饿隶 形容拘谨的书法风格。语出《晋书·王羲之传论》:“献之虽有父风,殊非新巧。观其字势,疏瘦如隆冬之枯树;览其笔踪,拘束若严家之饿隶。”
谈不容口 犹言赞不绝口。
不误农时 不耽误农作物的播种时节
招之即来,挥之即去 挥:摆手。手一招就来,手一挥就去。形容非常听从指挥。指用人时非常随意。
大梦方醒 象做了一场大梦才醒。比喻从长期的错误、蒙蔽或迷茫中开始醒悟过来。同“大梦初醒”。
铜山金穴 比喻极其富有。
改口沓舌 重新转动舌头,改变原来的说法。
当务始终 应当力求有始有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