慷慨激昂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慷慨:充满正气;情绪激动。激昂:振奋昂扬。形容精神振奋;意气昂扬。
出处唐 柳宗元《柳先生集 卷三十六 上权德舆补阙温卷决进退启》:“今将慷慨激昂,奋攘布衣,纵谈作者之筵,曳裾名卿之门。”
例子在东京聚首时,一谈到国事上来,总要谈得慷慨激昂,而且有点口角流沫。(郭沫若《革命春秋 创造十年续篇》)
基础信息
拼音kāng kǎi jī áng
注音ㄎㄤ ㄎㄞˇ ㄐ一 ㄤˊ
繁体忼慨激昂
正音“慨”,不能读作“kài”。
感情慷慨激昂是褒义词。
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褒义。
辨形“慨”,不能写作“概”。
近义词意气风发、热血沸腾
反义词无精打采、委靡不振
英语with strong emotion
俄语исполненный волнения
日语慷慨激昂
法语soulevé d'enthousiasme(exalté)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※ 慷慨激昂的意思解释、慷慨激昂是什么意思由古诗词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骨颤肉惊 | 颤:发抖。形容惊恐万状。 |
火热水深 | ①犹水深火热。比喻十分困苦的处境。②形容严酷;厉害。 |
白首穷经 | 白首:白头;穷经:专心钻研经书。指直到年老还在钻研经籍,形容好学不倦。 |
心潮澎湃 | 心里像浪潮翻腾。形容心情十分激动;不能平静。澎湃:波浪互相撞击。 |
不得善终 | 善终:正常死亡。指人不得好死。常指恶人应有的坏下场。 |
姚黄魏品 | 见“姚黄魏紫”。 |
论短道长 | 见“论长说短”。 |
稗官野史 | 稗官:古代其职为搜集街谈巷议、风俗故事;供皇帝省览的小官。野史: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。泛称记载轶闻琐事的作品即小说野史之类。 |
惩前毖后 | 惩:警戒:毖:谨慎;小心。吸取过去失败的教训;以后小心;不致重犯错误。 |
跻峰造极 | 指登上山峰绝顶。 |
优游涵泳 | 谓从容求索,深入体会。 |
不惜血本 | 为了达到目的不吝惜所花费的代价。 |
天地诛灭 | 犹天诛地灭。比喻为天地所不容。 |
口传心授 | 心授:不立文字;以师徒心心相印;理解契合;传法授受。通过口头讲述和心中悟解来传授。 |
天道无亲 | 谓天道公正,无偏无私。 |
再实之木根必伤 | 一年之内再度结果的树,根必受伤。比喻过度幸运,反而招致灾祸。 |
爱日惜力 | 珍惜时间,不虚掷精力。 |
欢喜若狂 | 欢喜得好像发疯一样。形容高兴到了极点。 |
佩紫怀黄 | 腰间佩挂紫色印绶,怀里揣着黄金官印。汉代丞相、太尉等皆金印紫绶。因以“佩紫怀黄”指身居高官。语出《史记·范雎蔡泽列传》:“吾持粱刺齿肥,跃马疾驱,怀黄金之印,结紫绶于要,揖让人主之前,食肉富贵,四十三年足矣!” |
日居月诸 | 居:音“积”,语助词,同“乎”;诸:语助词。指光阴的流逝。 |
两头和番 | 谓两面拨弄、搅和。 |
无偏无陂 | 不偏向;不邪曲。 |
优游自得 | 悠闲如意。 |
羯鼓催花 | 羯鼓:两面蒙皮,腰部较细的一种鼓。敲击羯鼓,使杏花早开。 |
鸷鸟不双 | 鸷鸟:猛禽。鸷鸟不合群。比喻忠正刚强的人不合于世俗。 |
不弃故旧 | 弃:抛弃;故旧:旧交。不轻易抛弃老朋友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