屡教不改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屡:多次;一次又一次;教:教育。经过多次教育;仍然不改正。也作“累教不改”。
出处明 沈德符《野获编 戮子》:“嘉靖末年,新郑故都御史高捷,有子不才,屡戒不俊,因手刃之。”
例子犯错误的人,出岔子极少数坚持错误、屡教不改的以外,大多数是可以改正的。(毛泽东《论十大关系》)
基础信息
拼音lǚ jiào bù gǎi
注音ㄌㄩˇ ㄐ一ㄠˋ ㄅㄨˋ ㄍㄞˇ
繁体屢教不改
正音“教”,不能读作“jiāo”。
感情屡教不改是贬义词。
用法复句式;作定语;含贬义。
辨形“屡”,不能写作“缕”。
谜语讲课老一套
近义词执迷不悟、死不悔改、累教不改
反义词浪子回头、幡然悔悟
英语refuse to mend one's ways despite of repeated admonition
俄语неисправимый
日语何度戒(いまし)めても改(あらた)めない
德语unverbesserlich sein(sich nicht bessern wollen)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※ 屡教不改的意思解释、屡教不改是什么意思由古诗词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不费吹灰之力 | 形容事情做起来非常容易,不花一点力气。 |
吊形吊影 | 犹言形影相吊。喻孤独寂寞。 |
康庄大道 | 康庄:宽阔、通达的大路。宽阔平坦、四通八达的道路。常用以比喻光明的前途。 |
负债累累 | 形容负债甚多。 |
春风一度 | 度:次,回。比喻领略一番美妙的生活情趣。亦借指男女合欢。 |
吞舟是漏 | 本谓大鱼漏网,后常以喻罪大者逍遥法外。 |
安国宁家 | 指治理国家。 |
饮水啜菽 | 饿了吃豆羹,渴了喝清水。形容生活清苦。 |
与鬼为邻 | 和鬼做邻居。形容离死已不远。 |
云雾之盛,顷刻而讫 | 盛:大;顷刻:一会儿;讫:完结。云雾再大,转眼间就会散净。比喻某种势力不会长久。 |
杵臼交 | 指不计贫贱的交谊。 |
陈谷子烂芝麻 | 比喻陈旧的无关紧要的话或事物。 |
琪花瑶草 | 琪、瑶:美玉。原为古人想象中仙境的花草。后也形容晶莹美丽的花草。 |
膏唇贩舌 | 犹言膏唇拭舌。贩舌,谓卖弄口舌。 |
铭心镂骨 | 形容感受极深,永记不忘。 |
漂泊无定 | 泊:停留。比喻东奔西走,生活不安定。 |
遁形远世 | 犹言避世隐居。 |
鸭步鹅行 | 鸭和鹅行八字步,因用以形容人走路迟缓摇晃的样子。 |
一夔已足 | 夔:古贤臣名,为舜时的典乐官。夔一人已足制乐。指只要是真正的人才,有一个就足够了。 |
狞髯张目 | 犹言吹胡瞪眼。形容暴怒。 |
应天承运 | 顺应天命,受天世运。 |
顾复之恩 | 顾:回头看;复:反复。比喻父母养育的恩德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