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腹逃鞭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:“虽鞭之长,不及马腹。”后以“马腹逃鞭”比喻躲脱惩罚。
出处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:“虽鞭之长,不及马腹。”
例子岂谓马腹逃鞭,榻侧容一隅之鼾睡?不知燕巢在幕,釜底得几日之游魂。清·蒲松龄《大捷二》
基础信息
拼音mǎ fù táo biān
注音ㄇㄚˇ ㄈㄨˋ ㄊㄠˊ ㄅ一ㄢ
繁体馬腹逃鞭
感情马腹逃鞭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立贤无方(意思解释)
- 救死扶伤(意思解释)
- 举目千里(意思解释)
- 没完没了(意思解释)
- 事不有余(意思解释)
- 十荡十决(意思解释)
- 夜雨对床(意思解释)
- 不看僧面看佛面(意思解释)
- 屑榆为粥(意思解释)
- 河清海晏(意思解释)
- 承欢膝下(意思解释)
- 言信行直(意思解释)
- 铁树花开(意思解释)
- 飘风苦雨(意思解释)
- 囊橐充盈(意思解释)
- 赏贤使能(意思解释)
- 胼手胝足(意思解释)
- 达人立人(意思解释)
- 同日而语(意思解释)
- 蠹居棋处(意思解释)
- 萧敷艾荣(意思解释)
- 众寡势殊(意思解释)
- 响不辞声(意思解释)
- 玄酒瓠脯(意思解释)
- 扣心泣血(意思解释)
- 顾三不顾四(意思解释)
- 兼覆无遗(意思解释)
※ 马腹逃鞭的意思解释、马腹逃鞭是什么意思由古诗词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绊脚石 | 绊脚的石头,比喻阻碍前进的东西。 |
碍口识羞 | 碍口:说不出口。指怕羞而不说话。 |
乌踆兔走 | 指日月运行。兔,传说中的月中玉兔。借指月亮。 |
关门落闩 | 最终肯定,再无更改。 |
天高听卑 | 卑:低下。原指上天神明可以洞察人间最卑微的地方。旧时称好的帝王了解民情。 |
赏一劝众 | 奖励一个人的先进事迹而鼓励好多人。 |
铢寸累积 | 见“铢积寸累”。 |
枯枝败叶 | 败:衰败。干枯的树枝,衰败的花叶。形容荒凉、破坏的样子。 |
桃李成蹊 | “桃李不言,不自成蹊”的省语。 |
暗度金针 | 度:通“渡”,过渡,引申为传授。金针:传说有名叫郑采珠的姑娘,七夕祭织女,织女送她一根金针,从此她刺绣的技能更为精巧;后因以比喻秘诀。暗中将高超的技艺传授给别人。又借指幕后交易。 |
感恩图报 | 感激别人的恩惠而设法报答。 |
生死关头 | 非生即死的紧急关头。 |
纳谏如流 | 虚心听取谏议。 |
捉衿露肘 | 同“捉衿见肘”。 |
扳龙附凤 | 谓依附龙凤而升空。 |
遗风馀采 | 前代遗留下来的风度文采。 |
袍笏登场 | 身著官服;手持笏板;登场演戏。比喻上任作官;丑行开始(把官场比作戏台)。 |
一薰一莸 | 薰:香草。莸:臭草。香臭夹杂,往往只闻其臭不闻其香。故用来比喻一善一恶之中,善易消而恶难除。有两个意思:(1)比喻善易消恶易存,或善不能止恶,恶能消善。 (2)一香一臭,善恶分明。 |
束在高阁 | 同“束之高阁”。 |
不皦不昧 | 皦:清白、清晰;昧:糊涂。形容恍恍忽忽,难以捉摸。 |
假名托姓 | 冒充别人姓名。 |
灼艾分痛 | 比喻兄弟友爱。 |
元奸巨恶 | 谓大奸首恶。 |
金相玉振 | 同“金相玉质”。 |
星月交辉 | 指星星和月亮一起照耀,格外明亮。亦作“星月皎洁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