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
解释 |
未能免俗 |
没能够摆脱开自己不以为然的风俗习惯。 |
老妪能解 |
老妪:老年妇女;解:解读;明白。老年妇女都听得懂。后用以形容诗文通俗明白;浅显易懂。 |
闭门却扫 |
却:停止;却扫:不再清扫车迹,意指谢客。关上大门,扫除车迹。指闭门谢客,不和外界往来。 |
风尘碌碌 |
碌碌:辛苦忙碌的样子。形容在旅途上辛苦忙碌的样子。 |
调剂盐梅 |
调剂:调整使洽宜;盐梅:咸味和酸味。比喻协调平衡不同的力量或因素。指调解家庭纠纷。 |
龟年鹤寿 |
相传龟、鹤寿有千百之数,因以“龟年鹤寿”比喻人之长寿。或用作祝寿之词。 |
如胶如漆 |
象胶和漆那样黏结。形容感情炽烈,难舍难分。多指夫妻恩爱。 |
采兰赠药 |
兰:兰花,花味清香;药:芍药。比喻男女互赠礼物,表示相爱。 |
心心念念 |
心心:指所有的心思;念念:指所有的念头。心里老是想着。指想做某件事或得到某种东西。 |
除害兴利 |
根除对人民有害的事,兴办对人民有利的事业。 |
三沐三薰 |
再三沐浴熏香。表示郑重或虔敬。亦作“三沐三熏”。 |
法出多门 |
指各部门都自立禁令,法制繁苛,政令不一,使民不知所从。 |
覆酱烧薪 |
指著作无价值或不受重视。 |
雷轰电掣 |
轰:象声词,轰响;电掣:电光闪过。形容来势迅猛,使人猝不及防。 |
以己之心,度人之心 |
用自己的想法去推测别人的心思。 |
杞人之忧 |
同“杞人忧天”。 |
虎掷龙拿 |
掷:挣扎跳跃。指龙虎互相争斗。比喻激烈的搏斗。 |
铜山金穴 |
比喻极其富有。 |
崧生岳降 |
《诗·大雅·崧高》:“崧高维岳,骏极于天,维岳降神,生甫及申。”毛传:“山大而高曰崧;岳,四岳也……岳降神灵和气,以生申甫之大功。”申,申伯;甫,甫侯,都是周宣王舅父,周朝重臣,相传是古四岳后裔。后以“崧生岳降”称出身高贵的大臣,或喻天赋特异者。 |
吟风咏月 |
旧指文人写作或朗诵以风月等自然景色为题材的作品。现多形容作品空虚无聊。 |
遗恩馀烈 |
前人遗留下的恩德功业。 |
超然自引 |
谓超脱世事,自动引退。晋·陆机《豪士赋序》:“借使伊人,颇览天道。知尽不可益,盈难久持。超然自引,高揖而退。” |
著乎竹帛 |
著:写作;竹帛:古代写字用的竹简和白绢。指著书。 |
言之不文,行之不远 |
文章没有文采,就不能流传很远。同“言之无文,行而不远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