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
解释 |
如痴如醉 |
形容神态失常,失去自制。 |
水宿山行 |
夜宿于水,日行于山。形容长途跋涉。 |
非池中物 |
不是长期蛰居池塘中的小动物。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终究要做大事。 |
弊帚自珍 |
对自家的破旧扫帚,也看作很珍贵。比喻对己物的珍视。 |
攻其无备 |
其:代词,指敌人。趁敌人还没有防备时进攻。 |
人情之常 |
通常情况下人们共有的情理或态度。 |
姑射神人 |
姑射:山名;神人:得道的人。原指姑叶山的得到真人。后泛指美貌女子。 |
大风大浪 |
指巨大的风浪。比喻社会的大动荡、大变化。也比喻尖锐、复杂、激烈、艰苦的斗争。 |
是非不分 |
分辨不出正确与错误。 |
讷于言,敏于行 |
讷:语言迟钝;敏:敏捷。指说话谨慎,办事敏捷。 |
安于盘石 |
象盘石一样安然不动。形容安定稳固。 |
千遍万遍 |
形容次数很多。 |
水中捉月 |
比喻空虚幻想,不能实现。 |
一噎止餐 |
犹因噎废食。语本《吕氏春秋·荡兵》:“夫有以饐死者,欲禁天下之食,悖。” |
揪辫子 |
抓辫子。比喻抓住对方的短处、缺点作为把柄。 |
蜗利蝇名 |
蜗牛角样的小利;苍蝇头般的微名。比喻微不足道的名利。 |
推舟于陆 |
推船在陆地上行,比喻劳而无功。 |
时异事殊 |
殊:不同;差异。时间不同,事情也和以前不一样。意思是事物随着时间改变而发生变化。亦作“时异势殊”。 |
缺食无衣 |
缺少吃的和穿的。形容饥寒交迫的生活。 |
恨海难填 |
恨海:怨恨如海;难填:难于填塞。比喻怨气难平。 |
三好两歹 |
谓时好时病。形容体弱。 |
贲育之勇 |
贲育:战国时期勇士孟贲和夏育。指壮士的勇敢。 |
贱入贵出 |
低价买进,高价卖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