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
解释 |
目迷五色 |
迷:迷乱;五色:指各种颜色。眼睛被五彩缤纷的事物所迷惑。形容色彩纷呈;使人眼花缭乱;也形容事物错综复杂;辨不清本质所在。 |
散言碎语 |
犹言闲言碎语。 |
就事论事 |
就:按照。指按照事情本身来评论是非得失。也指只评事情的现象;不涉及事情的本质和做事的指导思想。 |
枕戈饮血 |
枕着武器,咽着血泪。形容极度悲愤,矢志报仇杀敌。 |
无可如何 |
没有什么办法。 |
鼎成龙去 |
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黄帝采首山铜,铸鼎于荆山下。鼎既成,有龙垂胡曈下迎黄帝。黄帝上骑,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,龙乃上去。”后以“鼎成龙去”指帝王去世。 |
横戈盘马 |
犹横戈跃马。 |
竭智尽忠 |
竭:尽。用尽智力,竭尽忠诚。 |
深沟壁垒 |
犹深沟高垒。 |
天昏地惨 |
惨:凄惨,悲伤。天地都感到愁苦、凄惨。形容极其悲惨。 |
浑金璞玉 |
比喻天然美质,未加修饰。多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淳朴善良。 |
置于死地 |
置:安放;死地:无处可走的地方。把对方置于灭亡的境地。比喻彻底击败对方。 |
桃僵李代 |
同“李代桃僵”。原比喻兄弟友爱相助,后转用为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。 |
借贼兵,赍盗粮 |
兵:兵器,武器;赍:以物送人。送给盗贼粮食,借给盗贼武器。比喻帮助敌人或坏人。 |
不愧不怍 |
愧、怍:惭愧。形容光明正大,问心无愧。 |
孜孜不怠 |
勤勉努力,毫不懈怠。 |
人神共愤 |
人和神都愤恨。形容民愤极大。 |
安忍无亲 |
安心于做残忍的事情,因而无所谓亲人。 |
百无所成 |
犹言一事无成。 |
求荣卖国 |
荣:荣华富贵。出卖国家的权益,谋求个人的名利权势。 |
寡凫单鹄 |
原是古代的琴曲名。后比喻失去配偶的人。 |
款言不听 |
款:通“窾”,空。对于不真实的话不要听信。 |
橡饭菁羹 |
以橡实作饭,芜菁为羹。泛指饮食粗劣。 |
三头六面 |
谓当着众人或有关各方之面。 |
毁不危身 |
见“毁不灭性”。 |
云垂海立 |
垂:低下。云低垂,海水陡立。比喻帝王的威德或文辞雄浑壮丽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