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浇风薄俗 | 指社会风气轻浮庸俗。 |
内举不避亲,外举不避怨 | 举:推荐。举荐身边的人,即使是亲属也不回避;举荐外面的人,即使是仇敌也不躲开。形容办事公正无私 |
点指莋脚 | 见“点手莋脚”。 |
不贪为宝 | 表示以不贪为可贵、崇高,也表示廉洁奉公。 |
救灾恤患 | 谓救济抚恤灾患中的人。 |
清耳悦心 | 耳为之清宁,心为之欢喜。形容乐曲美妙动人。 |
坐拥书城 | 见“坐拥百城”。 |
鸾俦凤侣 | 指男女欢爱如鸾凤般相谐作伴。 |
流脍人口 | 谓(诗文等)被人广为传颂称美。 |
熊经鸟伸 | 见“熊经鸟申”。 |
妙不可言 | 妙:美妙、巧妙;言:说。美妙得不能用言语表。 |
燮理阴阳 | 燮:调和;理:治理。指大臣辅佐天子治理国事。 |
渔翁得利 | 见“渔人得利”。 |
脉脉含情 | 脉脉:两眼凝神,要向别人诉说心曲的样子。饱含温情,默默地用眼神表达自己的感情。形容用眼神或行动默然地表达情意。 |
一鞭先着 | 晋刘琨少负志气,与祖逖为友,共以收复中原为志,曾与亲故书曰:“吾枕戈待旦,志枭逆虏,常恐祖生先吾着鞭。”见《晋书·刘琨传》。后以为争先的典实。亦泛指先行。 |
打着灯笼没处寻 | 比喻很难得,不容易得到。 |
奉命承教 | 奉:敬受;承教:接受教诲。指奉行命令,接受教诲。 |
东征西怨 | 语本《书·仲虺之诰》:“惟王不迩声色,不殖货利,德懋懋官,功懋懋赏……东征西夷怨,南征北狄怨。”本谓商汤向一方征伐,则另一方人民埋怨他不先来解救自己。后因以“东征西怨”谓帝王兴仁义之师为民除害,深受百姓拥戴。 |
重金袭汤 | 谓几重金城汤池,防守非常坚固。 |
飞觥献斝 | 频频传杯。 |
蛛丝鼠迹 | 蜘蛛的细丝,老鼠的痕迹。比喻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。 |
慢弛之阙 | 傲慢懒散的缺点。 |
吐哺捉发 | 见“吐哺握发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