弃甲曳兵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弃:丢弃;甲:古时军人穿的铁片做成的护身衣;曳:拖着;兵:兵器。丢弃铠甲;拖着兵器。 形容打了败仗而狼狈逃窜。
出处先秦 孟轲《孟子 梁惠王上》:“填然鼓之,兵刃既接,弃甲曳兵而走,或百步而后止,或五十步而后止。”
例子杀得冷军左支右绌,只好弃甲曳兵,败阵下去。(蔡东藩、许廑父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二十八回)
基础信息
拼音qì jiǎ yè bīng
注音ㄑ一ˋ ㄐ一ㄚˇ 一ㄝˋ ㄅ一ㄥ
繁体棄甲曳兵
正音“曳”,不能读作“xiè”。
感情弃甲曳兵是贬义词。
用法联合式;作状语、补语;含贬义。
辨形“曳”,不能写作“戈”。
近义词抱头鼠窜、丢盔弃甲
反义词所向披靡、马到成功
英语throw away their armour and trail their weapons behind them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※ 弃甲曳兵的意思解释、弃甲曳兵是什么意思由古诗词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爱才如渴 | 才:贤才,人才。爱慕贤才,急欲求得,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样。 |
身体力行 | 亲身体验;努力实行。 |
齐王舍牛 | 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王(齐宣王)坐于堂上,有牵牛而过堂下者,王见之,曰:‘牛何之?’对曰:‘将以衅钟。’王曰:‘舍之。吾不忍其觳觫,若无罪而就死地。’对曰:‘然则废衅钟与?’曰:‘何可废也?以羊易之。’”后以“齐王舍牛”比喻帝王对臣民怀有恻隐之心。 |
美轮美奂 | 轮:高大;奂:众多。形容房屋高大华丽。 |
破家荡业 | 见“破家荡产”。 |
贵人多忘事 | 官位高的人善于忘记。原指地位高的人对人傲慢;不念旧交。后用以嘲讽人健忘。 |
蝮蛇螫手,壮士解腕 | 手腕被腹蛇咬伤,便立即截断,以免毒液延及全身,危及生命。比喻事到紧要关头,必须下决心当机立断。也比喻牺牲局部,照顾全局。 |
操之过激 | 指处事过于激烈。 |
让三让再 | 见“让再让三”。 |
封妻荫子 | 封:帝王把官爵或称号赐给臣下;荫:封建时代由于父祖有功而给予子孙入学或任官的权利。封建时代功臣的妻子得到封号;子孙世袭官职和特权。现在也指因一人的权势地位而使老婆孩子都得好处的现象。 |
禁乱除暴 | 禁:制止;乱:混乱;暴:强暴。抑制强暴势力,治理混乱局面。 |
心问口,口问心 | 指内心反复思量,自问自答。 |
一长两短 | 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。 |
革新变旧 | 谓更造新的,改易旧的。 |
巴人下里 | ①即下里巴人。古代楚国流行的民间歌曲。用以称流俗的音乐。巴,古国名,在今四川东部一带,古为楚地。下里,乡里。②泛指粗俗的。 |
顷刻之间 | 顷刻:片刻。指极其短暂的时间。 |
蚕丛鸟道 | 指险绝的山路。 |
临军对阵 | 临:面对。面对敌方军队。指作战的场合。 |
鸿渐于干 | 《易·渐》:“初六,鸿渐于干”,“六二,鸿渐于盘”,“九三,鸿渐于陆”。以次而进,渐至高处。后世因以“鸿渐于干”指始入仕途。 |
援笔成章 | 援笔:拿起笔来。拿起笔来就写文章。形容文思敏捷。 |
玉石难分 | 对美玉和石头不加区分或难以区分。比喻好坏不分。 |
皓齿红唇 | 皓:白色的样子。齿白唇红。形容女子容貌的娇美。 |
切磨箴规 | 切:切磋;箴规:规谏,劝戒。互相批评,互相帮助。 |
置诸度外 | 置:放;度:打算。放在考虑之外。指不放在心上。 |
艴然不悦 | 非常生气。艴然,也作怫然,生气时表现一付脸色难看的样子。 |
恃才矜己 | 恃:依靠,凭借;矜:自以为贤能。自恃才能,骄矜自负 |
纳头便拜 | 纳头;低头。一见面就低头行下拜礼。形容人谦虚有礼貌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