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
解释 |
著书立说 |
著:写作;撰述;立:建树;成就;说:学说。写书或文章;创立自己的学说。也作“著书立言”。 |
气急败坏 |
上气不接下气;狼狈不堪;慌张失措的样子。形容羞怒、狼狈的样子。 |
即以其人之道,还治其人之身 |
就用那个人对付别人的办法返回来对付那个人自己。 |
不辞而别 |
辞:告辞;别:离别。没有打招呼;就离开了;或悄悄地溜走了。也作“不辞而行”、“不告而别”。 |
打鸭惊鸳鸯 |
比喻打甲惊乙。也比喻株连无罪的人。 |
学贯天人 |
贯:贯通;天人:天和人。学问贯穿天、人各类知识。指学识渊博。 |
一览无遗 |
览:看。遗:遗漏。一眼望去,一切事情都看到了,无一遗漏。亦作“一览无余”。 |
庞眉皓发 |
庞:杂色;皓:洁白。眉发花白。形容老人相貌。 |
回肠荡气 |
荡:动摇。使肝肠回旋;使心气激荡。形容文章、乐曲十分婉转动人;耐人寻味。 |
勒马悬崖 |
勒:收住缰绳;悬崖:高悬的山崖。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。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。 |
歼一警百 |
杀一个人来敬告一批人。 |
琵琶旧语 |
《宋书·乐志一》:“傅玄《琵琶赋》曰:‘汉遣乌孙公主嫁昆弥,念其行路思慕,故使工人裁筝、筑,为马上之乐。欲从方俗语,故名曰琵琶。’”后以“琵琶胡语”、“琵琶旧语”,表示对外屈辱求和之意。 |
如鱼似水 |
比喻关系融洽、亲密。 |
有口难分 |
分:分辩。有嘴难分辩。形容难分辩清楚。 |
写经换鹅 |
以书写经文来换鹅。形容书法高超。 |
发凡起例 |
发凡:提示全书的通例。指说明全书要旨,拟定编写体例。 |
斟酌损益 |
斟酌:考虑;损:减少;益:增加。仔细考虑,斟情酌理,掌握分寸。 |
登高必赋 |
登高:登上高处,指身临其境。赋:盛行于汉魏六朝时期的一种文体,此借指创造。登上高处,看到无限美好的景色,触景生情,一定能创作出好的诗赋,以言其志。后多用来表示人有担任国家要职的才能。亦作“登高能赋”。 |
分金掰两 |
见“分斤掰两”。 |
国家多故 |
故:事故,变故。国家连续出现重大事故。形容国家局势不安定。 |
邪魔歪道 |
指不正当的言行或途径。 |
更仆难终 |
同“更仆难数”。 |
设计铺谋 |
铺:铺设。设下计谋。 |
颓垣败井 |
犹颓垣废井。形容荒凉破败的景象。 |
远门近枝 |
比喻远亲近亲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