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
解释 |
流风馀俗 |
遗留的风气、习俗。 |
云交雨合 |
指相会,重逢。 |
从恶是崩 |
学坏象高山崩塌一样迅速。比喻学坏很容易。 |
放诸四海而皆准 |
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处都适用。同“放之四海而皆准”。 |
袍泽之谊 |
袍泽:长袍与内衣,泛指军队中的同事。指军队中同事的交情、友谊。 |
马壮人强 |
犹言人强马壮。 |
不曾序过 |
意思是没有宗族关系。序,指按宗族的谱系排辈分。 |
不谋而同 |
谋:商量。事先没有商量,言行都保持一致。 |
厮敬厮爱 |
厮:互相。指互敬互爱。 |
墓木拱矣 |
坟墓上的树木已有两手合抱那么粗了。意思是你快要死了。这是骂人的话。后指人死了很久。 |
矫枉过正 |
矫:纠正;枉:弯曲;过正:超过了限度。弯向另一方。把弯曲的东西扭直;超过了限度而弯向另一方。比喻纠正谬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。 |
燕颔虎颈 |
颔:下巴颏。旧时形容王侯的贵相或武将相貌的威武。 |
雕虫刻篆 |
见“雕虫篆刻”。 |
扣槃扪烛 |
扣:敲;扪:摸。比喻认识片面,未得要领。 |
冰肌玉骨 |
像冰一样的肌肤;像玉一样的骨骼。形容女性肌肤洁白细腻。也形容梅、水仙、荷花等鲜艳洁净。 |
相待如宾 |
相处如待宾客。形容夫妻互相尊敬。 |
瞽言妄举 |
随便乱说,轻率行动。《晋书·挚虞传》:“臣生长筚门,不逮异物,虽有贤才,所未接识,不敢瞽言妄举,无以畴答圣问。” |
天理人情 |
天然的道理和人的常情。 |
以莛撞钟 |
①用草茎打钟,毫无声响。比喻才识浅陋的人向高明的学者发问,得不到回答。②比喻应答的双方才学悬殊。 |
反来复去 |
来回翻动。形容多次重复。 |
不失黍絫 |
犹言丝毫不差。絫、黍,微小的重量。 |
负薪之言 |
负薪:背柴,借指地位低微的人。指地位低微的人说的话 |
国步方蹇 |
国步:国家的命运。国家处于危难的境地。 |
滴水成冻 |
滴:液体一点点落下;冻:凝结成冰。水滴下去就结成冰。形容天气十分寒冷。 |
粲花之舌 |
粲花:鲜艳的花朵。形容人的言论精妙绝伦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