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谏之义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《公羊传 庄公二十四年》:“戎将侵曹,曹羁谏曰:‘戎众以无义,君请勿自敌也。’曹伯曰:‘不可。’三谏不从,遂去之,故君子以为得君臣之义也。”何休注引孔子曰:“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,不可则止,此之谓也。”后以“三谏之义”指事君之正道。
出处《公羊传·庄公二十四年》:“戎将侵曹,曹羁谏曰:‘戎众以无义,君请勿自敌也。’曹伯曰:‘不可。’三谏不从,遂去之,故君子以为得君臣之义也。”何休注引孔子曰:“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,不可则止,此之谓也。”
例子东汉·王充《论衡·程材》:“案世间能建蹇蹇之节,成三谏之义,令将检身自敕,不敢邪曲者,率多儒生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sān jiàn zhī yì
注音ㄙㄢ ㄐ一ㄢˋ ㄓ 一ˋ
繁体三諫之義
感情三谏之义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※ 三谏之义的意思解释、三谏之义是什么意思由古诗词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采善贬恶 | 采:选择;贬;贬斥。采取善良的行为,贬斥恶劣的行径。 |
平平淡淡 | 质量中等或低于中等水平,普普通通。 |
欲罢不能 | 罢:停;歇。想停止却又收不住。指因各种原因(包括迫于形势)无法中止。 |
以偏概全 | 以:用;拿;偏:片面;一方面;概:概括;全:全部;全面。以片面代替全面。 |
渺无影踪 | 看不到一点踪迹和影子。 |
望闻问切 | 中医用语。望,指观气色;闻,指听声息;问;指询问症状;切;指摸脉象。合称四诊。 |
命词遣意 | 见“命辞遣意”。 |
驿寄梅花 | 请邮差寄送梅花。比喻向远方友人表达思念之情。 |
悄无声息 | 悄:静。静悄悄的,听不到任何声音。指非常寂静。 |
澄清天下 | 指整肃政治,清楚奸佞,使天下复归太平。 |
春归人老 | 归:回去。比喻女人青春已去,人老珠黄。 |
雕栏玉砌 | 雕绘的栏杆;白玉般的石阶。泛指富丽堂皇的建筑(如宫殿)。 |
危言覈论 | 正直而翔实的言论。 |
名同实异 | 名称相同,而实质不一样。 |
正大堂煌 | 亦作“正大堂皇”。犹言堂堂正正。 |
含垢匿瑕 | 亦作“含垢藏瑕”。包容污垢,隐匿缺失。形容宽宏大度。语本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:“瑾瑜匿瑕,国君含垢。” |
宁媚于灶 | 媚:谄媚;灶:灶神。宁愿巴结灶神。比喻与其巴结职位高的人,不如笼络职位低但有实权的人。 |
悮人子弟 | 悮:耽误。指因无才或不负责任而耽误人家后辈学生 |
伤夷折衄 | 伤夷:创伤;折衄:挫败。受到创伤,遭到挫败。 |
神飞色动 | 神:精神;色:脸色。脸上的表情极其生动焕发。 |
出夷入险 | 出入于安危之中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