搠枪使棒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搠:戳。搬弄兵器,指动武。
出处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8回:“他庄上如常有搠枪使棒的人来,如何知他做这般的事?”
基础信息
拼音shuò qiāng shǐ bàng
注音ㄕㄨㄛˋ ㄑ一ㄤ ㄕˇ ㄅㄤˋ
感情搠枪使棒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战斗等。
近义词使枪弄棒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穷途潦倒(意思解释)
- 天高地下(意思解释)
- 大放厥词(意思解释)
- 亲当矢石(意思解释)
- 千金买骨(意思解释)
- 笔走龙蛇(意思解释)
- 铁棒磨成针(意思解释)
- 逐逐眈眈(意思解释)
- 疾如雷电(意思解释)
- 文以载道(意思解释)
- 酩酊烂醉(意思解释)
- 苞笼万象(意思解释)
- 恋酒迷花(意思解释)
- 达则兼善天下(意思解释)
- 一日万几(意思解释)
- 衔环结草(意思解释)
- 藏巧于拙(意思解释)
- 拳拳之忠(意思解释)
- 招灾惹祸(意思解释)
- 牵着鼻子走(意思解释)
- 公而忘私,国而忘家(意思解释)
- 鼠目麞头(意思解释)
- 秋毫见捐(意思解释)
- 发愤展布(意思解释)
- 形诸笔墨(意思解释)
- 摇吻鼓舌(意思解释)
- 两国交兵,不斩来使(意思解释)
※ 搠枪使棒的意思解释、搠枪使棒是什么意思由古诗词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从天而降 | 天上掉下来的。 |
拒之门外 | 拒:拒绝。把人挡在门外,不让其进入,形容拒绝协商或共事。 |
引狼入室 | 引:招引;把狼引到室内。比喻自己把坏人或敌人招引进来。 |
不食人间烟火 | 食:吃;烟火:熟食。比喻人有出世之想或诗画立意高超,言词清丽。 |
武爵武任 | 依据战功的大小给以爵位和官职。 |
行满功成 | 行:道行;功:功德。指功德修炼已成,道行圆满,得道成仙。 |
硁硁之愚 | 硁硁:浅陋而又固执的样子。坚持自己看法的谦词。 |
捕影系风 | 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。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。 |
养儿代老,积谷防饥 | 指养育儿子以防老年无依靠,保存谷物为防备饥荒。同“养儿防老,积谷防饥”。 |
真心诚意 | 心意真实诚恳,没有虚假。 |
王佐之才 | 佐:辅佐,帮助。指有辅助帝王创业治国的才能。 |
投其所好 | 投合对方的爱好;有巴结讨好的意味。投:投合;迎合;好:爱好;喜好;所好:喜好的事物。 |
刺刺不休 | 刺刺:多话的样子。形容说话唠叨,没完没了。 |
痛下针砭 | 针砭:古代以砭石为针的治病方法。比喻痛彻尖锐地批评错误,以便改正。 |
好心得不到好报 | 一片好心肠却得不到好的报答。 |
比比皆然 | 比比:处处。到处都是。形容多。同“比比皆是”。 |
包羞忍耻 | 包:包容,藏;忍:容忍,忍耐。容忍羞愧与耻辱。 |
逢山开道 | 形容不畏艰险,在前开路。常与“遇水迭桥”连用。 |
八方呼应 | 八方:四面八方。形容各方面互相呼应;彼此配合。 |
强唇劣嘴 | 谓说话厉害,不肯让人。 |
见经识经 | 形容一看便明白,十分机灵。 |
养虎贻患 | 同“养虎自遗患”。 |
一人飞升,仙及鸡犬 | 用以比喻一人得势,与其有关者亦皆随之发迹。多含讽刺意。同“一人得道,鸡犬升天”。 |
遗篇断简 | 同“遗编断简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