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动于衷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衷:内心。丝毫没有触动内心。形容对应该动心的事情毫无感触;漠然置之。
出处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》:“闻之漠然良久,若不能无动于衷者。”
例子老舍《不成问题的问题》:“神圣的抗战,死了那幺多的人,流了那幺多的血,他都无动于衷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wú dòng yú zhōng
注音ㄨˊ ㄉㄨㄥˋ ㄩˊ ㄓㄨㄥ
繁体無動于衷
正音“衷”,不能读作“āi”。
感情无动于衷是贬义词。
用法偏正式;作谓语;含贬义。
辨形“衷”,不能写作“哀”。
辨析无动于衷和“不动声色”都有不为外界所动的意思。但“不动声色”多用于形容态度镇定、冷静;而无动于衷还可以形容心肠硬、冷酷;或意志坚定。多含贬义。
谜语外感;木偶吊孝
近义词不动声色、麻木不仁、无动于中
反义词感人肺腑
英语unmoved
俄语равнодушный(безразличный)
日语心(こころ)を少しも動(うご)かさない
德语gleichgültig (od. teilnahmslos) bleiben(indifferent)
法语insensibilitié(insensible)
拉丁语nil admirari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※ 无动于衷的意思解释、无动于衷是什么意思由古诗词网提供。
成语接龙(顺接)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章句之徒 | 指不能通达大义而拘泥于辨析章句的儒生。 |
大放厥词 | 厥:其;他的。原指极力铺陈辞藻。现含贬义;指人夸夸其谈大发议论;而且言不中肯。有时也指胡说八道。 |
命若悬丝 | 比喻生命垂危。 |
直木必伐 | 直木:笔直的树木;伐:砍。成材的树必被砍伐。比喻正直的人容易招怨。 |
发愤自厉 | 发愤:下决心,立志;厉:磨砺。立志磨炼自己。 |
急急忙忙 | 因为着急而行动加快,匆匆忙忙。 |
成败利钝 | 利:锋利;顺利;钝:不锋利;不顺利。指事业的成功或失败;顺利或挫折。泛指处事的各种情况和结果。也作“成败得失”。 |
蚁集蜂攒 | 像蚂蚁、螽斯一般集聚。比喻集结者之众多。 |
善骑者堕 | 惯于骑马的人常常会从马上摔下来。比喻善长某一技艺的人,往往因大意而招致失败。 |
冷板凳 | 比喻清闲冷落的职务或处于无事可为的境地。指受人冷遇。 |
清音幽韵 | 比喻文章造诣极深。 |
惊蛇入草 | 形容草书写得矫健而活泼。 |
唐突西施 | 唐突:冒犯。西施:春秋时美女,冒犯了西施。比喻为了突出丑的,而贬低了美的。亦作“唐突西子”。 |
蹙蹙靡骋 | 指局促,无法舒展。 |
家藏户有 | 家家都有。 |
花甜蜜嘴 | 蜜嘴:嘴上抹着蜜。能说会道,甜言蜜语。比喻说话动听。 |
元戎启行 | 谓大军出发。语本《诗·小雅·六月》:“元戎十乘,以先启行。” |
三沐三薰 | 再三沐浴熏香。表示郑重或虔敬。亦作“三沐三熏”。 |
寸蹄尺缣 | 喻收受小贿。蹄,“蹄”的古字,兽蹄,缣,黄色的细绢。 |
气竭声澌 | 见“气竭声嘶”。 |
无业游民 | 没有固定职业、住所而到处流浪的人。 |
挑精拣肥 | 犹挑肥拣瘦。 |
久怀慕蔺 | 比喻想望十分殷切。 |
横草之功 | 横草:把草踩倒。如同将草踩倒的那样功劳。比喻轻微的功劳。 |
宦囊羞涩 | 宦囊:因做官而得到的财物。比喻经济困难,手头无钱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