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
解释 |
亡猿祸木 |
《渊鉴类函》卷四三二引《汀州志》:“唐大历中,有猴数百集古田杉林中,里人欲伐木杀之。中一老猴忽跃去近邻一家纵火焚屋。里人惧,亟走救火,于是群猴脱去。”后因以“亡猿祸木”喻欲损人反而害己的行为。 |
声闻过情 |
名声超过实际。 |
张大其词 |
张大:夸大。说话写文章将内容夸大。 |
播弄是非 |
挑拨是非。是非:纠纷,口舌。 |
异涂同归 |
通过不同的道路,到达同一个目的地。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。 |
情文并茂 |
形容文章的思想感情和文字都很美。 |
礼仪之邦 |
礼仪:礼节和仪式;邦:国家。指讲究礼节和仪式的国家。 |
不复堪命 |
指无法再活下去。 |
大眼瞪小眼 |
大眼看着小眼,没有解决的办法。 |
剥肤椎髓 |
剥:剥去;肤:皮肤;椎:捶击。剥人皮肤,敲人骨髓。比喻极其残酷地压榨和剥削。 |
稠人广座 |
指人很多的场合。 |
花花搭搭 |
形容疏密、高矮不均。 |
正言直谏 |
以正义之语,规劝皇帝、上级、长辈或朋友。 |
代代相传 |
一代一代相继传授、流传。也作“世代相传”。 |
闪烁其辞 |
闪烁:光线忽明忽暗、摇动不定。比喻说话躲躲闪闪。指说话吞吞吐吐;不肯透露真相或回避要害问题。 |
官迷心窍 |
指人一心想当官到了痴迷的地步。 |
垂范百世 |
垂:流传。范:典范。指光辉榜样或伟大精神永远流传。 |
箕山之操 |
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。同“箕山之节”。 |
朝令夕更 |
朝:早上;夕:黄昏。早晨下命令,晚上就改变。形容政令多变,让人无所适从。 |
盘互交错 |
盘互:交结。比喻彼此相互交结在一起。 |
海沸山裂 |
海水沸腾,山石崩裂。比喻声势或力量极大。亦作“海沸山摇”。 |
同明相照 |
谓二光相互映照而愈明。比喻杰出人物得贤者揄扬而声名更显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