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
解释 |
前赴后继 |
赴:奔赴。前面的冲上去了;后面的紧跟上来。形容不断投入战斗;奋勇冲杀向前。 |
朝西暮东 |
朝:早晨。早晨在西,晚上在东。指行踪不定。比喻变来变去,不专一 |
拔帜易帜 |
帜:旗帜;易:换。比喻推翻别人,自己占有。 |
过桥拆桥 |
见“过河拆桥”。 |
以法为教 |
以:用;教:教育。引用法律条文充当教育的内容。 |
雍荣雅步 |
形容态度从容大方,举止不俗。 |
落雁沉鱼 |
雁见了飞落地面,鱼见了潜入水底。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。 |
五尺之童 |
亦作“五尺之僮”。指尚未成年的儿童。古尺短,故称。 |
跨凤乘鸾 |
凤:凤凰;鸾:传中凤凰一类的鸟。夫妻骑着凤,乘着鸾。比喻飞黄腾达,意得志满。 |
鬻矛誉楯 |
谓自相矛盾,不能两立。语出《韩非子·难一》:“楚人有鬻楯与矛者,誉之曰:‘吾楯之坚,物莫能陷也。’又誉其矛曰:‘吾矛之利,于物无不陷也。’或曰:‘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?’其人弗能应也。” |
人不犯我,我不犯人 |
犯:侵犯。人家不侵犯我,我也不侵犯人家。 |
靡靡之声 |
同“靡靡之音”。 |
庸耳俗目 |
指学识浅薄的人。 |
心惊胆裂 |
同“心惊胆战”。 |
同声一辞 |
犹言众口一辞。指大家说得都一样。 |
鱼跃鸢飞 |
鸢:老鹰。鱼在水里跳;鹰在天上飞。比喻各得其所;自由自在。 |
夕阳古道 |
夕阳:傍晚的太阳。傍晚的太阳,古老的道路。比喻凄凉愁苦的景象。 |
别籍异财 |
指另立门户,各蓄家产。 |
衔哀致诚 |
衔:含着。胸怀哀痛之情,致真诚之意。 |
求福禳灾 |
禳:祈祷。祈求福运降临,消除灾害。 |
皓首庞眉 |
皓:白的样子;庞:杂色。头发和眉毛花白。 |
眢井瞽人 |
眢井:枯井;瞽:瞎子。处于枯井中的瞎子。比喻毫无见识的庸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