摇唇鼓舌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鼓舌:嚼舌头;指诡辨。摇动嘴唇;鼓动舌头。形容利用口才进行煽动或游说。
出处先秦 庄周《庄子 盗跖》:“不耕而食,不织而衣,摇唇鼓舌,擅生是非。”
例子我正在这里指授进兵的方略,胆敢摇唇鼓舌,煽惑军心!(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十四回)
基础信息
拼音yáo chún gǔ shé
注音一ㄠˊ ㄔㄨㄣˊ ㄍㄨˇ ㄕㄜˊ
繁体摇脣皷舌
正音“唇”,不能读作“cún”。
感情摇唇鼓舌是贬义词。
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
辨形“摇”,不能写作“谣”、“遥”。
谜语吹口哨
近义词花言巧语、巧舌如簧、拨是弄非
反义词哑口无言、沉默寡言、默不做声
英语engage in loose talk
法语avoir la langue bien pendue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※ 摇唇鼓舌的意思解释、摇唇鼓舌是什么意思由古诗词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长夜之饮 | 指通宵宴饮。 |
离乡背井 | 乡、井:家乡;背:离开。离开家乡;到外地去。 |
文齐福不齐 | 文:文采;齐:全。文才足够崭露头角,可是命运不济。 |
拍案惊奇 | 对奇异的事情拍着桌子惊叹。明末凌蒙初有拟话本《初刻拍案惊奇》、《二刻拍案惊奇》。 |
改过自新 | 改正错误;重新做起。 |
老弱病残 | 老:老人;弱:弱小的幼童;病:病人;残:残疾人。泛指弱势群体。 |
十口相传 | 许多人辗转相传。 |
讷于言,敏于行 | 讷:语言迟钝;敏:敏捷。指说话谨慎,办事敏捷。 |
茫无边际 | 辽阔浩渺而无边际。 |
一以当十 | 当:相当。一个人抵挡十个人。形容军队英勇善战。 |
鱼书雁信 | 见“鱼书雁帖”。 |
东撙西节 | 谓从各方面节省。 |
着三不着两 | 指说话或做事轻重不当,考虑欠周,注意这里,顾不到那里。 |
麦丘之祝 | 指直言之谏。 |
两面光 | 两个面都光滑。比喻两方面都不得罪,两边做好人。 |
一牛鸣 | 指牛鸣声可及之地。比喻距离较近。同“一牛吼地”。 |
浮名虚誉 | 浮名:虚有的名声;虚誉:不实在的称誉。虚有的名声和不实在的称誉。 |
甘言好辞 | 甘:甜,甜言蜜语。指甜美动听的阿谀奉承话 |
宁媚于灶 | 媚:谄媚;灶:灶神。宁愿巴结灶神。比喻与其巴结职位高的人,不如笼络职位低但有实权的人。 |
变姓埋名 | 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,不让别人知道。 |
穷形极相 | 穷:尽,极;相:象。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,也指丑态毕露。 |
诛心之律 | 诛心:凭推究别人动机来判定罪名。指揭穿别人动机的批评和深刻的评论。 |
钻冰求火 | 比喻徒劳无功。 |
赃私狼藉 | 指贪污受贿,行为不检,名声败坏。 |
长念却虑 | 思前顾后,反复考虑。却,后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