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
解释 |
训练有素 |
平时一直有训练。素:平时。 |
无病呻吟 |
没病瞎哼哼。比喻没有值得忧伤的事情而叹息感慨。也比喻文艺作品没有真实感情;装腔作势。 |
呕心滴血 |
呕:吐。比喻费尽心思和精力。 |
焚书坑儒 |
坑:挖坑活埋;儒:儒生;读书人。指秦始皇焚烧《诗经》、《书经》等古代典籍;坑杀一批儒生。后泛指对文化和知识分子的摧残。 |
刑余之人 |
余:以后。①特指太监或受过宫刑的人。②也指受刑致残的人。 |
赫赫之光 |
赫赫:显著貌。原指太阳的光明亮清晰。后比喻人享有很高的威望和声势。 |
悬断是非 |
悬断:凭空推断。凭空推断是与非、对与错。 |
一线希望 |
还有一点微弱的希望。 |
明光锃亮 |
见“明光烁亮”。 |
赧颜汗下 |
赧:因羞愧而脸红。颜:面容。形容羞愧到极点。 |
百思不解 |
解:理解。经过百般反复思索仍不理解。也作“百思不得其解”。 |
径行直遂 |
随心愿行事而顺利达到目的。语本《礼记·檀弓下》:“有直情而径行者,戎狄之道也。” |
相与一口 |
串通一气,异口同声。 |
较如画一 |
较:通“皎”,明显;画一:同“划一”,一致,一律。指规章明显一致。 |
自生自死 |
自然地发生,生长,又自然地消灭。形容自然发展,无人过问。 |
兴丞相叹 |
兴:兴起;丞相:宰相;叹:感叹。感叹人的贤与不肖,关键在于自处。 |
东奔西窜 |
同“东逃西窜”。 |
行伍出身 |
行伍:古代军队编制,1行25人,1伍5人,泛指士兵。指当兵出身。 |
滴水难消 |
指虽菲薄之物也不能受用。 |
兵销革偃 |
销毁兵器,放下甲盾。指太平无战事。 |
急人之困 |
急:解急;救难。解救别人的困难。也作“急人之急”、“急人之难”、“急人之危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