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
解释 |
学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之困 |
学习之后,才知道自己的缺点;教学以后,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。 |
主明臣直 |
主:君主。君主圣明,臣下也就正直。 |
途穷日暮 |
犹日暮途穷。 |
用其所长 |
使用人的专长。 |
按辔徐行 |
辔:马缰绳。轻轻按着缰绳,让马慢慢地走。 |
灌夫骂坐 |
灌夫,西汉人,初以勇武闻名,为人刚直不阿,任侠,好饮酒骂人。与丞相田蚡不和,后因在蚡处使酒骂座,戏侮田蚡,为蚡所劾,以不敬罪族诛。事见《史记·魏其武安侯列传》。后用以指人借酒发泄心中的不满。 |
饮冰内热 |
形容十分惶恐焦灼。 |
肤寸之地 |
肤寸:古代长度单位,1肤=4寸。指面积狭小的土地。 |
日暮路远 |
同“日暮途远”。 |
织白守黑 |
意思是对是非黑白,虽然明白,还当保持暗昧,如无所见。这是道家的消极处世态度。 |
明升暗降 |
指表面上升官,而实际上被削去权力。 |
接踵比肩 |
踵:脚后跟。脚跟相接,肩膀相碰。形容人很多,相继不断。 |
红衰翠减 |
红:指花;翠:指绿叶。红花衰败,绿叶减少。形容春尽花残或初秋百花凋谢的景象。 |
策驽砺钝 |
驱策劣马,磨砺钝刀。指勉为其难,努力从事。驽,低能的马;钝,不锋利的刀。 |
虚室上白 |
室:比喻心;上:尚;白:明亮。指人能够清虚无欲,则道心就会自然生成。 |
千变万轸 |
千变万化。轸,转。 |
恤近忽远 |
恤:周济;忽:不重视。救济自己亲近的人,对不亲近的人就不重视。 |
清原正本 |
清理水的源头,扶正树的根。比喻从根本解决问题。 |
奖罚分明 |
该赏的赏,该罚的罚,绝不含糊。 |
天假之年 |
上天赐给足够的年寿。谓能享其天年。 |
栈山航海 |
指跋山涉水,逾越险阻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