异途同归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途:道路;归:归宿;目的。不同的道路;走向共同的归宿。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、途径;得到相同的效果;达到相同的目的。
出处西汉 刘安《淮南子 本经训》:“五帝三王,殊事而同指,异路而同归。”
例子丰子恺《我与弘一法师》:“太虚法师与弘一法师,异途同归,各成正果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yì tú tóng guī
注音一ˋ ㄊㄨˊ ㄊㄨㄥˊ ㄍㄨㄟ
繁体異途同歸
正音“异”,不能读作“yí”。
感情异途同归是褒义词。
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。
辨形“异”,不能写作“一”。
近义词不约而同、异曲同工、不谋而合
反义词截然不同、大相径庭、天差地别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※ 异途同归的意思解释、异途同归是什么意思由古诗词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气吞斗牛 | 斗、牛:牵牛星和北斗星。气势可以吞没星斗。形容气魄宏大。 |
醉翁之意不在酒 | 之:的;意:意趣。醉翁的意趣不在于喝酒。后比喻本意不在此;而在别的方面。或比喻别有用心。 |
寒蝉僵鸟 | 寒天的蝉和冻僵的鸟。比喻默不作声的人。 |
枕戈坐甲 | 以戈为枕,披甲而坐。形容常备不懈,时刻准备战斗。 |
一匡九合 | 春秋时管仲辅助齐桓公“一匡天下,九合诸侯”,建立霸业。后亦以“一匡九合”指立国大事。 |
打落牙齿和血吞 | 和:混合。比喻吃了亏不让别人知道或失败了还要充好汉。 |
都中纸贵 | 形容别人的著作受人欢迎,广为流传。 |
拾掇无遗 | 拾取得干干净净,没有一点遗留。拾掇:采检,拾取。 |
豪干暴取 | 谓恃强夺取。 |
凶竖得志 | 竖:童仆;凶竖:凶恶的小人。凶恶的小人得行其志。 |
转瞬之间 | 非常短暂的一瞬间。转瞬:转眼;一眨眼。 |
心动神驰 | 心神向往。形容思慕情深,难以自持 |
严师畏友 | 畏友:令人敬畏的好友。严厉的师父,令人敬畏的好友。 |
弃旧怜新 | 怜:爱。多指男子抛弃旧宠,爱上新欢。 |
文武之道 | 指周文王、周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。 |
怨气冲天 | 怨恨之气冲到天空。形容怨愤情绪极大。 |
邑犬群吠 | 邑:乡邑。乡邑的狗群起吠叫。比喻庸人对不理解的观点进行群起攻击。 |
面若死灰 | 形容因心情极度沮丧或惊恐而脸色灰暗。 |
以螳当车 | 用螳臂阻挡车轮前进。比喻自不量力。 |
宠辱无惊 | 宠:宠爱;辱:羞辱。受宠受辱都不感到惊讶、无动于衷。指把个人得失置之度外。 |
弱本强末 | 指中央权力削弱而地方势力强大。 |
忧形于色 | 形:表现。色:面色表情。忧愁的神色从脸上表现出来。 |
池鱼之虑 | 谓担忧无端受累遭灾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