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
解释 |
雨零星散 |
残败零落貌。常用以比喻溃败。 |
醍醐灌顶 |
醍醐:酥酪上凝聚的油。用纯酥油浇到头上。佛教指灌输智慧,使人彻底觉悟。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。也形容清凉舒适 |
摧眉折腰 |
低眉弯腰。形容没有骨气,巴结奉承。 |
高雅闲淡 |
高妙雅正,安闲恬淡。 |
仁同一视 |
犹言一视同仁。 |
贤才君子 |
指有才有德的人。 |
不能赞一辞 |
赞:赞助;赞一辞:添一句话。提不出一点意见。形容文章非常完美。 |
自同寒蝉 |
寒蝉:冬天的蝉不叫。自己同寒天的蝉一样,比喻闭口不说话 |
不食周粟 |
粟:小米,泛指粮食。原指伯夷、叔齐于商亡后不吃周粟而死。指清白守节 |
观山玩水 |
犹言游山玩水。 |
车如流水马如龙 |
车像流水,马像游龙。形容车马往来不绝,繁华热闹的景象。 |
绿林豪杰 |
指绿林中出众的人物。 |
坐失事机 |
同“坐失机宜”。 |
顾盼自得 |
顾盼:左顾右盼;自得:自己很得意。环顾四周,觉得自己很了不起。形容得意忘形。 |
尝在围中 |
曾在被包围之中。 |
积微成著 |
微:细微;著:显著。微不足道的事物,经过长期积累,就会变得显著。 |
辩才无阂 |
佛教语。指菩萨为人说法,义理通达,言辞流利,后泛指口才好,能辩论。 |
旷若发矇 |
旷:开朗;矇:眼睛失明。眼前突然开朗。比喻人头脑开窍,明达起来。 |
冥漠之乡 |
见“冥漠之都”。 |
诗酒风流 |
作诗饮酒。古人以此为风流韵事,故称。 |
嘎七马八 |
指毫无条理,乱七八糟 |
好言自口,莠言自口 |
莠言:坏话。好话出自他的口,坏话出自他的口。指人说话反复无常。 |
大才小用 |
比喻人才使用不当,不能尽其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