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饔飧不给饔飧不给的意思
yōngsūngěi

饔飧不给



饔飧不给

意思解释

基本解释一日三餐不能自给。形容穷苦。明·朱国帧《涌幢小品·天下策一》:“转大冶主簿,故苗地,长吏多不乐往,代行令事,多方抚恤,尽却例金,锱铢无所取,至饔飧不给,部民有馈白粲者。”又参见“饔飧不饱”、“饔飧不继”。

出处明·朱国帧《涌幢小品·天下策一》:“转大冶主簿,故苗地,长吏多不乐往,代行令事,多方抚恤,尽却例金,锱铢无所取,至饔飧不给,部民有馈白粲者。”

例子衰国之民,饔飧不给,裋褐不完。清·谭嗣同《仁学》二四


基础信息

拼音yōng sūn bù gěi

注音ㄩㄥ ㄙㄨㄣ ㄅㄨˋ ㄍㄟˇ

繁体饔飱不給

感情饔飧不给是中性词。
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生活。

近义词饔飧不继、饔飧不饱、饔飧不济


字义分解

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

※ 饔飧不给的意思解释、饔飧不给是什么意思由古诗词网提供。

成语接龙(顺接)


相关成语


成语 解释
风情月意 指男女相互爱恋的情思。同“风情月思”。
归正首丘 首:向;丘:土丘。传说狐狸即将死在外边,也要把头朝向所住洞穴的方向。指死后归葬于故乡。
直抒己见 直:直爽;抒:抒发;表达。坦率地说出自己的意见。
冥思苦想 绞尽脑汁,苦思苦想。
里勾外连 内外勾结,串通一气。
风华正茂 风:风采;华:才华;茂:茂盛;蓬勃。正是风采动人;才华横溢的时候。形容人朝气蓬勃;年轻有为。
更令明号 重新申明号令。说明贤明君主应当取信于民。
目断飞鸿 断:断绝;鸿:鸿雁。目送大雁飞去,直到看不见。形容离别的悲凄之情。
杜弊清源 杜绝弊端,廓清来源。
瘅恶彰善 瘅:憎恨;彰:表扬。憎恨恶的,表扬善的。
判若天渊 相差悬殊;像天上和深渊那样不同。
思断义绝 感情破裂。多指夫妻离异。
故态复还 见“故态复萌”。
不测之罪 指大罪,死罪。
齿牙馀论 比喻随口称誉的话
巢居穴处 栖身于树上或岩洞里。指人类未有房屋前的生活状况。
含着骨头露着肉 比喻说话半吞半吐,不把意思完全说出来。
只鸡樽酒 见“只鸡斗酒”。
焚林而猎 焚烧树木林,猎取禽兽。比喻只图眼前利益,不作长久打算。
余韵流风 传留后世的韵致风度。《群音类选·<龙泉记·寿祝椿堂>》:“家传旧清白,余韵流风正洋溢,愿寿考弥高,华峰难敌。”
捩手覆羹 谓手一动就把羹倒翻。喻动辄闯祸。
展转推托 展转:同“辗转”,循环反复;推托:借故推延。指一再拖延推辞。
剖心坼肝 比喻忠诚不二。
不足为虑 足:值得;虑:忧。不值得忧虑担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