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
解释 |
一干二净 |
形容非常干净;也表示一点儿也不剩。 |
互通有无 |
相互间拿自己多余的东西去调换自己所缺少的东西。 |
耦俱无猜 |
耦:两者;猜:猜忌。两方面都不至于猜忌。 |
公诸同好 |
公:公开;诸:“之于”的合音;同好:爱好相同的人。拿出自己喜爱的东西同爱好相同的人一起欣赏。 |
渴而穿井 |
比喻事先没准备,临时才想办法。 |
后来居上 |
居;处在。后来的人坐在了上面的位子。指后起的胜过先前的;后辈胜过前辈。 |
黄毛丫头 |
年幼不明事理的女孩子。 |
衣不遮身 |
衣服破烂,连身子都遮盖不住。形容生活贫苦。 |
辞严气正 |
犹言辞严义正。 |
重此抑彼 |
重:重视;抑:压制,贬低。重视这个,压制那个。指待人或处事不公平。 |
面是心非 |
谓表面上是一套,心底里又是一套,表里不一。 |
若隐若显 |
若:好象;隐:隐藏;显:显现。好象隐藏不露,又好象显现出来。形容隐隐约约,看不清楚的样子。 |
螭魅罔两 |
螭:通“魑”,古代传说中山泽的鬼怪妖精。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。 |
大言相骇 |
大言:夸大的言辞;骇:惊扰。说大话吓唬人。 |
首尾相赴 |
首尾:前后。头和尾相互接应。指作战相互接应。也形容诗文结构严谨。 |
蝎蝎螫螫 |
形容人婆婆妈妈,在小事情上过分地表示关心、怜惜。 |
间不容瞬 |
指眨眼的时间都没有。形容时间短促。 |
胡越同舟 |
犹言吴越同舟。谓关系疏远者,同处危难则相互救助。语本宋苏轼《大臣论下》:“故曰同舟而遇风,则胡越可使相救如左右手。” |
疥癞之疾 |
疥癞:疥疮与癞痢,两种皮肤病。比喻危害尚轻的祸患或无关紧要的问题。 |
言发祸随 |
同“言出祸从”。 |
魏颗结草 |
春秋晋魏颗不从父以嬖妾殉葬之命而遣嫁之,后与秦将杜回战于辅氏,“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,杜回踬而颠,故获之。夜梦之曰:‘余,而所嫁妇人之父也……余是以报。’”见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。后因以“魏颗结草”表示受恩深重,竭力报效之意。 |
打旋磨儿 |
旋:转动。转动磨子,反复不停。比喻向人有所要求,一再纠缠。 |
眢井瞽人 |
眢井:枯井;瞽:瞎子。处于枯井中的瞎子。比喻毫无见识的庸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