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
解释 |
善游者溺 |
会游泳的人,往往淹死。比喻人自以为有某种本领,因此而惹祸。 |
宝刀不老 |
比喻虽然年龄已大或脱离本行已久,但功夫技术并没减退。 |
揭不开锅 |
指没有粮食或没有伙食钱。 |
沁人心腑 |
同“沁人心脾”。 |
一貌堂堂 |
堂堂:庄重大方。一副庄重大方的相貌。 |
浸润之谮 |
指中伤他人的谗言逐渐发生作用。 |
杳无音信 |
杳:不见踪影;没有迹象;音信:消息;回信。形容信息断绝;了解不到对方的情况。 |
名闻遐迩 |
遐:远;迩:近。名声传扬到各地;形容名声很大。 |
雁足留书 |
大雁脚上系有书信。 |
风尘物表 |
风尘:指污浊、纷扰的世俗生活。超越世俗的特出人物。 |
言行信果 |
见“言必信,行必果”。 |
无面目见江东父老 |
以之为羞见故乡人之典实。 |
同舟共济 |
同坐一条船过河;比喻同心协力;共同渡过难关。舟:船;济:渡水。 |
一声不响 |
指不发出一点声音。 |
含毫命简 |
毫:毛笔;简:古代写字的竹片。嘴里叼着笔,桌上摆好纸。指准备动手写作。 |
未知所措 |
措:安置,处理。不知道怎么办才好。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。 |
孜孜无怠 |
同“孜孜不怠”。 |
认死扣儿 |
坚定地认为;固执己见。 |
款言不听 |
款:通“窾”,空。对于不真实的话不要听信。 |
兴观群怨 |
兴:联想;观:观察;群:合群;怨:怨恨。古人认为读《诗经》可以培养人的四种能力。后泛指诗的社会功能。 |
猱搔虎痒 |
猱:猴。猱替老虎搔痒。形容表面曲意奉承,暗箭伤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