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正始之音正始之音的意思
zhèngshǐzhīyīn

正始之音



正始之音

意思解释

基本解释①指魏晋玄谈风气。出现于三国魏正始年间。当时以何晏、王弼为首,以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,谈玄析理,放达不羁;名土风流,盛于洛下,世称“正始之音”。②指纯正的乐声。

出处《晋书·卫玠传》:“昔王辅嗣吐金声于中朝,此子复玉振于江表,微言之绪,绝而复续。不意永嘉之末,复闻正始之音。”

例子正始之音其若何,朱弦疏越清庙歌。一弹一唱再三叹,曲淡节稀声不多。融融曳曳召元气,听之不觉心平和。(唐·白居易《五弦弹》诗)


基础信息

拼音zhèng shǐ zhī yīn

注音ㄓㄥˋ ㄕˇ ㄓ 一ㄣ

感情正始之音是中性词。

用法作主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。


字义分解

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

※ 正始之音的意思解释、正始之音是什么意思由古诗词网提供。

成语接龙(顺接)


相关成语


成语 解释
形神不全 形:形体;神:精神。形象和精神不能保全。泛指精神形象不完美。
山清水秀 清:纯净;秀:秀丽。形容风景优美。
三街六巷 泛指大街小巷。
热情洋溢 热烈的感情充分地流露出来。
只凤孤凰 只:独,单。没有配偶,孤零的一人。
见哭兴悲 见别人哭泣而引起自己的悲伤。谓产生同情心。
别具只眼 具有独到的眼光和见解。比喻有独到的见解。
洋为中用 有分析、有批判地吸收外国的有用的东西;为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。
二仙传道 两位神仙共同传授道法。比喻两人秘密地配合做某件事情。
问一答十 形容所知甚多或口齿伶俐。
各不相让 让:歉让。互不谦让、让步。
高不辏低不就 犹言高不成低不就。
聱牙诘屈 聱牙:不顺口;诘屈:曲折。形容文辞艰涩难读。
同气连根 同气:指有共同的血统关系。比喻兄弟之亲,骨肉相连。
脚踏两只船 踏:踩。比喻因为对事物认识不清或存心投机取巧而跟两方面都保持联系。
相呴相濡 呴:吐口水;濡:沾湿。互相吐口水,湿润对方。比喻在困境中相互救助。
文丝不动 一点儿也不动。
舐犊之念 舐:舔;犊:小牛仔。老牛爱抚小牛,用舌舐舔。比喻爱儿女之情。
请功受赏 请求评定功绩给予奖励。
千钱买邻 邻:邻居。花千万钱去买一个好邻居。指好邻居的难得可贵。
张大其辞 把原来的事情夸大。形容言过其实。同“张大其词”。
还珠买椟 同“买椟还珠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