争长黄池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长:年高,盟长;黄池:春秋地名,今河南省封丘西南。春秋时,吴王夫差会晋定公于黄池,吴、晋争为盟长。指比较高低,力争占据上风。
出处晋·左思《吴都赋》:“胜强楚于柏举,栖劲越于会稽。阙沟乎商鲁,争长于黄池。”
例子清·黄宗羲《称心志序》:“夫禹功以燕,许庙堂之笔,而沾沾卷石之菁华,一花之开落,与桑经郦注,争长黄池,则是狮象搏兔,皆用全力尔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zhēng zhǎng huáng chí
注音ㄓㄥ ㄓㄤˇ ㄏㄨㄤˊ ㄔˊ
感情争长黄池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※ 争长黄池的意思解释、争长黄池是什么意思由古诗词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变古乱常 | 更改或打乱祖宗常法。 |
乐天安命 | 见“乐天知命” |
按堵如故 | 形容秩序良好,百姓和原来一样安居乐业。 |
物在人亡 | 人死了,东西还在。指因看见遗物而引起对死者的怀念,或因此而引起的感慨。 |
五彩斑斓 | 五彩:指青、黄、赤、白、黑五色。指多种颜色错杂而繁多耀眼 |
黄麻紫泥 | 皇帝的文告,用黄麻纸书写,用紫泥封缄,故称。 |
人心莫测 | 犹人心难测。指人的内心难以探测。 |
严师畏友 | 畏友:令人敬畏的好友。严厉的师父,令人敬畏的好友。 |
妙言要道 | 妙:神妙,深微;要:重要,中肯。中肯的名言,深微的道理。 |
简在帝心 | 指能被皇帝所知者。 |
随声是非 | 别人说是,自己也说是;别人说不是,自己也说不是。谓毫无主见,一味盲从。 |
文武之道 | 指周文王、周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。 |
堂堂之阵 | 堂堂:盛大的样子。军容壮大的阵势。 |
以暴易暴 | 以:用;易:改变,更换;暴:残暴。用残暴势力代替残暴势力。指统治者换了,暴虐的统治没有改变。 |
口沸目赤 | 形容人情绪激动,声音脸色都很严厉的样子。 |
发隐擿伏 | 揭露隐蔽的坏人坏事。 |
捉贼捉脏 | 比喻处理是非的事,要以事实为根据。 |
猛虎深山 | 喻勇武而势盛。语出汉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:“猛虎在深山,百兽震恐。” |
对床夜语 | 两人夜间对床共语。 |
国耳忘家 | 见“国而忘家”。 |
金相玉质 | 比喻文章的形式和内容都完美。也形容人相貌端美。 |
凤翥龙骧 | 形容奋发有为。 |
妥首帖耳 | 犹言俯首帖耳。形容非常驯服恭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