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
解释 |
苦口婆心 |
苦口: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;婆心:老婆婆的心肠;指好意、善意。好心好意;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。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。 |
偏听偏信 |
偏:只注重一方面。只听信一方面的话;就以为真;指处理问题态度不公正;方法不妥当。 |
将勤补拙 |
以勤奋弥补笨拙。 |
问心无愧 |
愧:惭愧。问问自己;认为没有什么感到惭愧的地方。 |
善贾而沽 |
贾:通“价”。善贾:好价钱;沽:出卖。等好价钱卖出。比喻怀才不遇,等有的赏识的人再出来做事。也比喻有了肥缺,才肯任职。 |
洗心涤虑 |
抛弃一切不好的想法。 |
负恩昧良 |
昧:隐藏;良:良心。辜负恩情,泯灭良心。 |
闳侈不经 |
见“闳大不经”。 |
归邪转曜 |
曜:光明。改除邪恶归依正道。亦作“归邪反正”。 |
乐此不倦 |
此:这。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。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。 |
芝兰之室 |
比喻良好的环境。 |
骄傲自大 |
盛气凌人,过分抬高自己。 |
露胆披诚 |
同“露胆披肝”。 |
自投于地 |
投:抛掷。自己一下子仆伏在地上。 |
摘胆剜心 |
摘:取。剜:用刀剜。用刀子将胆和心取出。形容非常痛苦。 |
化及豚鱼 |
比喻教化普及而深入。语本《易·中孚》:“中孚,柔在内而刚得中,说而巽,孚,乃化邦也;豚鱼吉,信及豚鱼也。” |
公而忘私,国而忘家 |
为了公事而忘记私事,为了国事而忘记家事。形容一心为公为国。 |
著之竹帛 |
著:写作;竹帛:古代写字用的竹简和白绢。指著书。 |
睹着知微 |
从明显的表象,推知到隐微的内情。 |
先公后私 |
先以公事为重,然后考虑私事。 |
握雾拿云 |
拿云:能上云霄。驾驭云雾。形容善于掌握戎机,本领高强。 |
铢施两较 |
谓一铢一两都斤斤计较。形容非常吝啬。 |
痴云腻雨 |
痴:入迷。形容男女痴迷于情爱。 |
无情无彩 |
犹无精打彩。 |
大事化小 |
化:变。经过妥善处理,将大事化成小事。 |
千伶百俐 |
形容非常机灵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