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
解释 |
丑声远播 |
坏名声传播得很远。 |
故态复萌 |
老样子又重新恢复。指原来的旧习气和老毛病又重犯了。 |
搬弄是非 |
搬弄:挑拨;是非:指口舌纷争。把别人的话搬来弄去;有意从中挑拨是非出来。 |
举一反三 |
反:类推。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相似的许多事情。比喻善于学习;能够由此及彼。 |
秉笔直书 |
秉:握。书写史实不隐讳。 |
残年余力 |
指年老体衰。 |
妒贤疾能 |
见“妒贤嫉能”。 |
鸟啼花落 |
形容凄凉的情景。 |
溯流徂源 |
同“溯流穷源”。 |
安份守己 |
安守本分,规矩老实。 |
对证下药 |
见“对症下药”。 |
割须弃袍 |
割掉胡须,丢掉外袍。形容战败落魄的样子。 |
披星带月 |
顶着星月奔走。形容早出晚归或夜行。 |
咸风蛋雨 |
指海上风雨。 |
大而无当 |
当:底、边际。原指说话夸大没有边际。后用来表示虽然大;但不适用。 |
笔枪纸弹 |
指用笔墨文章作为论战的武器。 |
矮子观场 |
场:戏场。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,自己没有主见。也比喻见识不广。 |
爱人好士 |
爱护、重视人才。 |
高文大册 |
原指朝廷发布的重要文书,如诏今制诰等。引申为经典性著述。 |
一言兴邦 |
谓一句话可以兴国。 |
虚室生白 |
虚:使空虚;室:指心;白:指道。心无任何杂念,就会悟出“道”来,生出智慧。也常用以形容清澈明朗的境界。 |
祁寒溽暑 |
祁:大;溽:炎热天气。冬季大寒,夏天湿热。比喻生活艰苦。 |
干霄蔽日 |
犹干云蔽日。 |
天假之年 |
上天赐给足够的年寿。谓能享其天年。 |
钟响磬鸣 |
钟、磬:古代乐器。比喻事物内部之间存在的联系。 |
火龙黼黻 |
《左传·桓公二年》:“火龙黼黻,昭其文也。”原指火形和龙形的文彩,后用以比喻作文只知雕章琢句,犹如补缀百家之衣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