取法

词语解释
取法[ qǔ fǎ ]
⒈ 效法。
英take as one's model;
引证解释
⒈ 取以为法则;效法。
引《礼记·三年问》:“上取象於天,下取法於地,中取则於人。”
《汉书·魏相传》:“天子之义,必纯取法天地,而观於先圣。”
宋 秦观 《主术》:“愿鉴 汉 唐 之弊,专取法於 仁祖。”
周恩来 《老区半老区的土改与整党工作》八:“平山县 的典型经验,应为各地所取法。”
国语辞典
取法[ qǔ fǎ ]
⒈ 仿效,拿来当作模范。
引《新唐书·卷一二三·李峤传》:「而为文章宿老,一时学者取法焉。」
德语zum Vorbild nehmen, sich ein Beispiel nehmen
分字解释
※ "取法"的意思解释、取法是什么意思由古诗词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造句
1.贝纳通已摘下这条广告图并公开道歉,尽管如此梵蒂冈仍在周四发表声明,称将采取法律手段阻止这张图片的传播。
2.神情庄来肃穆,系按照岩石的自然形态雕镌而成,取法于木雕旃檀瑞像,风格独特。
3.自古继承、发展、光大的不二法门都是取法乎上,仅得其中;取法乎中,仅得其下。
4.温仲和的隶书取法汉隶,尤着力《史晨碑》、《张迁碑》。
5.在笔法上取法董源、巨然,而又自出新意,笔墨纷披,林峦浑秀,为黄公望水墨山水的扛鼎之作。
6.蒋介石施政之道,取法于汉代专制君主的那一套 —— 在官僚等级制度基础上一人独揽大权。
7.莱蒂奇娅的父亲质疑弗莱米尼奥说的事是“严重的诽谤,因为那是诺埃米从没做过、也没说过更没想过的事情。”还说他会采取法律行动。
8.这些汉儒也不是抱残守缺的人物,如陆贾取法家的中央集权制度,贾谊强调儒家思想指导下的无为思想治国,用儒家思想统摄其他各家,最后自成一家,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极富针对性。